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谈 我们怎么看世界地质公园

浏览次数:833  发布日期:2004-03-23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新闻
历史上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在2004年2月中旬首次被列入名册,总共28处,中国8处榜上有名。好消息从巴黎直接传来。当我们从媒体上得到这一重要的信息时,很多人已经在打听:云台山、丹霞山在哪里?可以想见,中国旅游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新的发展点。2月20日,《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赵凡采访了刚刚从巴黎赶回,看似一脸倦意的姜建军。作为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代表中国8处地质公园,在专家评审会上进行了申报陈述。记者:我国列入第一批世界国家公园老百姓都关心起了地质和地质旅游。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和这次的评选情况。姜建军:世界地质公园的评选工作,我们这次的参加,组织酝酿了很久。我这次参加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是最后的表决。此前,根据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明传电报的精神,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4月25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通告》。通知下发后,当时已经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的44家纷纷响应并积极准备申报,11个国家地质公园随之提交了申报材料。2003年7月6日~8日,第一批推荐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通过这次评审和专家组对相关地质公园进行的实地考察,我们最终确定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等8个国家地质公园上了推荐世界地质公园的首批名单。正是因为事先的这些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筛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评审进行得非常顺利。2月13日,我代表中国申请的8处公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进行申报陈述。主要讲述了它们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和世界对比意义。讲完之后,专家的掌声响了足有一分钟,这也是对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成就的肯定。根据评审程序,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组对所申报的28处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审,最终投票表决通过了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记者: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意味着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对这些公园进行经费方面的支持吗?姜建军:虽然没有专门经费,但这是一种荣誉,有了这个荣誉,就相应有了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开发地质公园的资源。世界地质公园的评选是首次,今后每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对它重新评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处的计划,全球将在未来20年中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形成网络。记者:批准的这8个世界地质公园是在已经建立的44个中国地质公园基础上建立的,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很早?姜建军:是的。中国地质学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质意义重要、地质景观优美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以加强科研、科考。1987年7月地质矿产部发布《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试行)的通知》,把保护地质遗迹首次以部门法规的形式提了出来;1995年5月地质矿产部又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在山东召开全国地质公园会议;2000年8月,成立国家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和领导小组;一个月之后,一系列系统的评选标准和工作指南出台。2000年~2001年的两年中,我们在各地申报的近百个候选地中认真对比、评议、审定,最后分两批将44个地质遗产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记者: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了这么些年,有什么好处?如今我们又有了世界地质公园,实际意义在那里?姜建军:人类历史几百年,有记录的人类历史仅仅几千年,而地质遗迹则是46亿年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依据,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继承和珍惜这些遗产是地球村民共同的责任。地质遗迹的保护问题上,我们曾经出台过一些文件和规定,也建立过国家、省、地市、县4级保护区。但是当时的地质遗迹主要靠单方面保护,政府投入不足,而社会又不参与,很多重要的地质遗迹长期默默无闻,有些甚至遭到破坏,完全失去了科学价值。我们渐渐认识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道理。地质遗迹,它具有科学意义,如何把它的科学内容向社会普及开来,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的旅游资源?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时一个深刻的感想是:保护必须和一定形式的开发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建立地质公园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保护方式。地质公园最直接带动的是旅游。建立地质公园,提高了旅游的科学内涵。目前我国前两批44个国家地质公园中有近30个已完成导游词、说明牌、旅游路线设置、景点开发的科学内容补充,特别是以地学知识为主要陈设内容的博物馆建设,使遍布全国的地质公园成为了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基地。同时,地质公园也为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一片基础。地质公园的建设,更明显的效果是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百姓能够从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获益,他们保护地质遗产的愿望就发自内心,而保护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自觉。福建泰宁县金湖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开始地质公园建设,突出了“水上丹霞地貌”的特色,组织了相关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2001年旅游总收入2.02亿元,较上年增长35.7%,占全县GDP13.5%,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全县GDP达30%左右。这样旅游业成了全县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旅游明显地带动了其他的各行业,创造了2800多个就业岗位。金湖水库修建时的移民问题,是长期困扰县领导的难题,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大批有困难的移民找到了就业岗位,收入较搬迁前提高了三至五倍,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居民安居乐业。北京郊区硅化木过去被破坏严重,农民砍回家,作为家畜的圈栏。建立北京延庆硅化林国家地质公园之后,村里办起农家乐,每家一年就能从旅游上获利1万元。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硅化木破坏的现象——谁敢破坏,当地农民不干。实践证明,只有把当地百姓的积极必调动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多少重要的地质遗迹并且又有一定旅游基础设施,就应该建立多少地质公园。中国的地质公园实际上启发和推动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在国际上,各国地质遗迹的保护存在着与我们相同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实际上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地保护全世界重要的地质遗产。记者:有了“世界地质公园”这个名,今后我们在保护工作中要注意什么?政府在此方面的工作有什么具体计划?姜建军:“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在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保护上投入6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制定有关的管理办法。  目前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要作好规划,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有序利用。对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不改变属性、不改变位置,行为一定要规范。其次,还要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挖掘它的科学价值。同时,在科普上下工夫,加强导游的地学知识培训。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组织地质公园导游评选活动。鉴于中国对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所作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4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同意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现在该办公室已经挂牌试运行。此外,在6月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我们将同时举办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展览会。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