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通讯2004年第三期(总第29期)

浏览次数:589  发布日期:2004-04-06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通讯
本期导读:工作动态u       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仪式日前在京举行u       国土资源部保护古生物地层剖面工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赏u       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政府致国土资源部感谢信(续)地方信息u       山东长岛等七个公园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仪式日前在京举行3月19日上午,北京新大都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洋溢着浓烈的喜庆气氛,国土资源部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大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教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等出席大会,并为新批准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授匾。寿嘉华副部长向新授匾的国家地质公园表示祝贺并寄予希望。她说:“今天颁发的牌匾份量很重,我们要好好珍惜,要把地质公园建设好、管理好,精心保护地质遗迹,向群众宣传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做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篇文章,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下午,赵逊、姜建军分别作了世界地质公园动态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的专题讲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派记者对此次授匾活动进行了报道。国土资源部保护古生物地层剖面工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赏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致信国土资源部,称国土资源部在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地层剖面,促进学术前沿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赏。来信中说:在国土资源部的倡导和支持下,最近我国浙江长兴、常山和云南澄江等地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对于保护与开发研究我国地层古生物资源、促进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并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促进我国地质基础科学研究、吸引国际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并提高我国地学科研领域在国际上的声望等许多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对于在我国建立的国际地质年代层型剖面和国际知名化石产地给予高度重视和优先保护,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赏、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来信中还提到:我国地层古生物研究者在探索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特别是建立国际地质年代标准及生物起源和进化研究中,正在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将在不远的未来向世界展示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国际地质年代标准地层剖面(如湘西和黔南的寒武纪地层),希望继续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及所在地政府致国土资源部感谢信(续)云南省国土资源部:    欣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决通过中国石林为世界地质公园。我们谨代表云南省4300万各族人民向贵部的关心支持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林是世界上以喀斯特地貌形式反映晚古生代以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唯一代表性地区,其喀斯特地貌代表着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美学价值。联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石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是对石林的科学价值、石林地区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对提高云南旅游景区的科学品味,推动我省的地质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繁荣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林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离不开国土资源部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专家和同志们的热忱帮助和辛勤工作。值此申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之际,谨向国土资源部所有关心支持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们将继续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和要求建设好石林景区,进一步促进石林地质遗迹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必将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云南省人民政府二00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湖南省国土资源部:欣悉我省张家界市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区于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件大喜事。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是贵部积极努力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一定按照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建设好、管理好张家界地质公园,努力把她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地学科普、科研和旅游胜地,使之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一日国土资源部:欣悉张家界地质公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全市上下倍感鼓舞,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一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张家界独特地质资源的最好肯定,也是贵部积极支持和推荐申报的结果。在此,我们谨代表全市157万人民,向贵部的关心支持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更好地保护地质遗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贵部从2000年起开始审批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非常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并被贵部预选为八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去年12月,联合国专家对张家界地质遗迹(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张家界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的评审,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贵部的领导、专家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你们的辛勤劳动,张家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地方政府,我们一定按照世界一流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管理,打好世界地质公园这张金字招牌,把这份人类共同的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将于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我们将积极配合贵部承办好这次大会,为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尽绵薄之力。最后,对孙部长及国土资源部的其他领导、专家和同志们再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二月十六日 广东省国土资源部:我省丹霞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在贵部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下,于2004年2月13日顺利通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的评审,丹霞山荣幸地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省丹霞山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着国际地质学界已正式承认由我国地质学界命名的,以赤壁丹霞为特征的“丹霞地貌”。丹霞山被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将给我省建设文化大省增添一个新的亮点,给旅游事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并进一步促进我省尤其是粤北山区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广东省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支持、帮助、关心丹霞山申报工作的国土资源部各位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你们的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将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建设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丹霞山的自然资源,把它建成一流的世界地质公园,为推动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二日江西省国土资源部:    庐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是庐山人民的大喜事,是江西崛起进程中的大喜事!庐山人民深知申报成功,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以及九江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省、市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们支持、帮助的结果,也是庐山管理局党委、庐山管理局带领全山人民,包括驻山单位共同努力奋头的结果。成功来之不易,成功得助多方。你们在庐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付出了辛勤劳动。值此,庐山管理局党委、庐山管理局、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和全山人民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庐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标志着庐山进一步提升了品位,由世界文化景观再扩展到科学内涵,庐山旅游经济发展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庐山向第二步目标——成为令境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大步,为庐山走向世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标志着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好机遇到了,进入了开辟庐山世界品牌的新时代。    申报成功孰不易,保护管理建设更艰难。庐山人民深感仍有差距,做得不够。申报成功,是一种荣誉,更增添了责任。为以实际行动感谢中央、省市委、省市政府、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对庐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帮助和对庐山的厚爱,庐山人民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与管理,谦虚谨慎,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朝着省委孟书记提出的庐山第二步目标奋进,把庐山建设成为令境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委员会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江西省庐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二00四年三月三日山东长岛等七个公园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当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今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提前做好准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自2002年7月份开始启动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的有关工作。制定了省级地质公园评审办法及申报书等有关材料,发出了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的通知,召开了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座谈会。截止2002年11月18日,共收到长岛县、昌乐县、即墨市、荣成市、新泰市、滕州市、泰安市岱岳区等7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提交的申报材料。经省级地质公园评审专家组评审通过,2002年12月27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专题研究批准了长岛、即墨马山、泰安徂徕山龙湾、昌乐火山、荣成槎山、新泰青云山、滕州莲青山为第一批省级地质公园,总面积360.7平方公里。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