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矿区滑坡灾害成因公布

浏览次数:677  发布日期:2013-04-08  分类:防灾减灾
    据新华社消息,4月5日,西藏“3·29”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救援指挥部通报了专家组关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普朗沟滑坡灾害形成原因论证意见。意见称,“3·29”滑坡灾害是在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冰雪冻融强烈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造成的一起特大型滑坡—碎屑流地质灾害。    《关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普朗沟“3·29”滑坡灾害形成原因的论证意见》于4月4日完成。根据《意见》,3月29日6时许,普朗沟泽日山东坡约30万立方米块碎石土体失稳形成滑坡,带动下游沟道松散堆积物形成长约2公里的碎屑流。其中,沟口段堆积体长约600米、宽70米~180米、厚15米~25米,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滑坡灾害造成66人死亡、17人失踪。    论证组专家对灾害进行了成因分析。地形陡峻,滑坡位于普朗沟源头,坡度达42°~45°,呈“V”型狭长沟谷,滑坡源头到堆积区长约1980米;滑坡后缘高程5359米,前缘高程4535米,高差824米。岩石破碎,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出露地层主要有多期形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岩石蚀变强烈,岩体破碎;表层第四系主要为块碎石层,被当地群众称为“泽日山”(意即“碎石山”)。天气恶劣,2012年11月至今年2月,当地极度干燥;3月以来,连续多次阵雪,雪水渗透,降低了斜坡体稳定性。滑坡的启动过程系后缘残坡积体失稳滑动,推动前缘松散堆积体,形成整体滑动。    调查发现,“3·29”滑坡灾害发生后,滑坡体后缘临空,出现多条拉张裂缝,最长达600余米,形成不稳定斜坡,体积约350万立方米。4月1日以来多次发生局部滑动,对下游2000多名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基于此,专家建议,加强对滑坡灾害的监测预警,在滑坡源头、搜救现场设立警戒标志;对滑坡后缘不稳定斜坡加以防范,避免再次发生地质灾害;对抢险搜救区进行整理,消除次生灾害隐患。要高度重视全面排查居民区、工程建设区、工矿企业、旅游区和临时人员居住地等场址的地质安全,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严防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