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调,评价是核心浏览次数:519 发布日期:2005-03-29 分类:专业领域/农业地质 ——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刘 维农业地质调查,是服务“三农”,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关键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是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做好评价工作,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加强与其他学科、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要借鉴“浙江经验”,贴近政府需求,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效益农业、家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化肥、农药、废弃物等对我国农村的土壤以及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给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农业地质调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最有效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是人们对农业地质调查的关注点。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洪涛副局长。记者:怎样界定农业地质调查的概念?张洪涛:广义的农业地质调查是指与农业相关的所有地质工作,涉及与耕地、牧场、林场、养殖水体等相关的基础性调查内容;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开展的农业地质调查,是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地质环境为主要目的,开展面积性调查工作。从本质上讲,土壤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维系农作物生长之根本。这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主要包括系统测定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并查明其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物)——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以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评价建议。建立我国重要农业区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等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启动了“覆盖中部农业主产区,重点安排东部经济区,优选西部农牧区”的全国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即把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延拓、扩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记者:当前我国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张洪涛:当前,农业地质调查工作正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展,普查程度在“十五”末将达到100万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260万平方公里。全国农业地质调查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浙江等省已进入后期“评价、标准、示范、推广、应用”阶段,目前已取得初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格局。但从全国看,这项工作仍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重要农业经济省区尚未开展起来;已经开展的地区,在如何抓好采样和分析质量,做好评价工作的技术准备方面尚远未到位,在评价对象的选择上还存有盲目现象;一些地区虽然已经进入评价阶段,但在手段、方式、成果显示等方面办法不是很多,还需做好与相应学科的结合工作;在取得调查与评价成果之后,一引起地区存在成果利用转化缓慢的问题,等等。记者:您一直在提“评价”,看来评价在农业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张洪涛:可以说,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是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当然还包括相关的应用、转化工作。这关系到地质工作在新世纪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向,关系到公益性地质工作以什么方式服务经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方面,农业发展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地质工作向农业领域渗透是地学本身发展的新动力。记者:那如何做好评价工作?张洪涛:首先要抓住以“评价”为中心的五项工作,即评价、标准、示范、推广和应用。这要求评价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指南》、《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指南》中的技术规范,使各地区的评价技术路线、方法技术、指标标准及元素测试等建立在统一的技术条件、准则和水平基础上;二是评价工作要先通过科学评价进行示范,总结经验,进而加以推广,最后达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国“三农”全过程;三是要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在5个方面都有样板,有创新。其次,“评价”工作需要机制创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具有多目标、综合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了解一些过去比较生疏的领域的研究成果,加深地学内涵,拓展地学领域;要加强与农业、环保、医学、水利等相关部门合作沟通,加强与中央、省、学术界等不同层面专家和领导的交流联系合作,寻找结合点,发挥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优势,为推进成果资料的社会共享机制建设提供经验;要探索省、部合作项目的管理模式,在讨论研究《农业地质调查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同步建设各省(区、市)的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料和成果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果的开发应用和转化作用。为实现资料共享,从现在起,凡是通过中国地调局测试专家检查组验收的数据资料均应该按规定及时汇交。按《办法》规定,1999年~2003年所有数据资料要求于2004年年底前全部汇交,以后每年汇交一次。要协调好资料应用的各方面关系,所有入库的数据资料如需公布、发表或上网必须通过中国地调局和相关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程序。记者:“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怎样才能最好地发挥“评价成果”的效益?张洪涛:首先,“评价”成果应优先服务于政府规划。要把为政府宏观规划、调控作为农业地质调查的优先服务目标,统一建立省级、区域的以50多种元素和指标为基础的大信息量的数据平台,为各级政府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许多专业的科学对接和协调发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数据的格式、规范、表达、综合评估、分析软件、成果表达等)都有许多难题,尤其是成果的表达问题,既要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又是通俗易懂,为广大公众特别是政府决策者所接受。“浙江经验”中最重要的就是贴近政府需求,一批阶段性成果已成为政府规划决策的最重要基础,体现了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实用意义。另外,发挥“评价”效益,还需要社会资金的参与。农业地质调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政府、社会方方面面予以高度关注,也必须得到方方面面的人、财、物的支持。要广开资金渠道,实现工作经费的多元化,希望得到国家财政部的支持,还要探索开拓农业及环保企业、投资部门、境外机构等多元资金渠道。希望借鉴浙江的经验,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地区、县财政及社会的支持。 (5-3012-DKD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