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取得最新成果浏览次数:665 发布日期:2005-04-21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报告》取得一批新的基础数据,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 本网讯4月21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最新成果会上获悉,全国地下淡水资源天然补给量约为每年884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353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量每年超过1000亿立方米。 调查表明,全国地下淡水资源分布面积约810万平方千米,地下微咸水分布面积54万平方千米,地下半咸水、咸水分布面积84万平方千米。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前京津冀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圈定了23处应急供水地下水源地,应急供水潜力每年为10亿立方米。 围绕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建设需要,系统开展了全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9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每年达51亿立方米,目前每年实际开采量为9亿立方米。在勘查评价的同时,圈定出了80多处具有集中供水意义的远景地下水源地,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为满足国家进一步推进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整治的需要,查明西南岩溶地区分布有地下河流3066条,岩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达1808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620亿立方米,目前每年仅开发利用9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5%,尚有500多亿立方米的岩溶水可供开发利用。石漠化现状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14.2%;石漠化面积年均增长1650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岩溶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在云南、贵州和广西取得显著成效。 为缓解西部严重缺水地区的人畜饮用水困难,6年来,在西部13个省(市、区)90余个县(市、旗)严重缺水的村庄、城镇,完成探采结合示范井340眼,红层浅井6万余眼,累计供水量每天超过70万立方米,直接解决了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并为解决近1000万人饮用水难题作出了示范。 近年来,先后在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开发利用红层地下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探索出了科学、经济、实用的“庭院微型自来水”供水模式。仅四川省人民政府推广应用这一模式,就解决了105个缺水县(市、区)约400万人的饮水问题。 通过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显示,全国185个城市的253个主要地下水开采地段中,污染趋势加重的占25%,污染趋势减轻的占18%,保持基本稳定的占57%。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面状污染有所加重,有毒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有一定程度地检出。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平方千米。全国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为促进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评价和治理,保障饮水安全;二要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促进地下水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优化调整西北内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高效利用水资源;加快推进西南地区岩溶水开发利用,促进石漠化综合整治。三要加强地方病严重区和严重缺水城市地下水勘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四要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实现对地下水的实时监控,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五要加强全国地面沉降调查工作,逐步实现对地面沉降灾害的有效监控。 在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通报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声称,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和一批新的基础数据,紧紧围绕我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为我国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向中央新闻媒体介绍了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斌 范宏喜 摄影报道)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