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浏览次数:601 发布日期:2005-05-23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第三十六个世界地球日感言中国国土资源报评论员暮春四月,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人类经历过的漫长年代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水资源等,仍是人类开发利用、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及其了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地球毁坏,人类将无家可归。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体现。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庄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到历袁历代在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其实质都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业革命前后农业社会,社会生产的物质投入要素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它强调的是数量的多寡和扩大开发的可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来资源要素的投入构成被打破了,社会生产物质投入变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工业化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程大多灵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人与自然对立的道路。我国也走过一段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这条路决不能再走下去了。实现工业化是一国从贫弱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我国工业化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党政军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构成巨大的需求。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的瓶颈约束日渐凸现。有例为证:我国建国50年来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却增加了40多倍。近些年部分地区出现“煤荒”、“电荒”,反映了资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再如,一些战略性资源供求关系比较紧张,如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人2003年的36.5%上升到2004年的45.2%。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途径是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是真正的增长。我们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13亿人口实现工业化,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其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的资源环境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坚决制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促进人与资源、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使我们的更加美好。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更加关注、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资源环境,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5-4251-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