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生态系统日益脆弱

浏览次数:478  发布日期:2005-08-0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白洋淀污染治理成果还仅仅是阶段性的,整个白洋淀及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白洋淀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负责人7月18日向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带队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调研组介绍有关情况时如是说。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是由143个大小淀泊和3700多条壕沟组成的924平方千米的湿地区,潴龙河、府河、漕河等8条河流入淀。白洋淀是华北最大的一块湿地,素有“华北之肾”之称。据了解,白洋淀流域处于华北缺水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入淀的几条河流中,仅拒马河、府河常年有水,漕河、孝义河、瀑河仅在部分季节有水,其余河流长期断流。白洋淀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不具备多年调济能力,本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率很大,在丰水年或汛期往往大量弃水,枯水年入淀水量又得不到保证,随时有干淀危险。对白洋淀来说,最致命的创伤无疑是干淀。历史上自明朝以来并不多见,据1517-1948年的不完全统计,400多年间曾发过4至5次。但建国后的1966年至1988年就发生过6次持续时间不同的干淀,最严重的是1983年汛后至1988年8月连续干淀及周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华北之肾”曾一度消失。淀区水质受到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也是白洋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入淀河流中,除拒马河水质较好外,其余河流主要接纳流域内工业和生活废水,由于工业废水的国家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地面水标准,而农村生活废水大多没有经过集中处理,成为白洋淀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近两年来,淀区水位一直在干淀水位徘徊,淀区水质很难改善。此外,淀区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亟待解决。白洋淀是在漫长的自然历史进货中形成的自然资源,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近几十年来,受水源不足、水位不稳、水质污染、过度开发等影响,淀内水生生物屡遭毁灭性破坏,致使白洋淀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功能衰退。(蒋志臻)(5-7265-K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