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浏览次数:575 发布日期:2006-04-1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曾培炎(2006年4月6日) 地质工作是探索地球奥秘、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对加强地质工作、增加资源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增加接替资源。温家宝总理最近强调,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为了全面增强地质勘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是新时期指导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五十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地质工作发端于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地质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工业化建设的背景下,地质工作放到了先行位置,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了全国性地质调查,重点加强了石油等重要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白云鄂博稀土金属矿、德兴铜矿、金川镍矿、大厂锡矿等一批重要矿床,建设了300多座矿业城镇,为建立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围绕长江三峡、新安江、丹江口等大型水库以及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开展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涌现出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等一批地质理论,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翻开了地质工作新的一页,地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要转变,地质勘查不断取得新进展。以新领域、新类型、新地区、新深度为主攻方向,开展了第二轮油气普查、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在塔里木、鄂尔多斯、渤海湾等盆地,发现了新的油气资源;在东胜—神木、西南三江、罗布泊等地,探明了煤、铜、钾等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础地质调查程度明显提高,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干旱地区找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取得初步成效。地勘队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地质勘查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质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加强地质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制约加大的矛盾凸显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工作服务功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较快,部分重要矿产供求缺口不断加大。2005年,石油消费量超过3亿吨,净进口1.36亿吨;钢材消费量达到4亿吨,铁矿石进口2.75亿吨。而国内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相当一部分在“吃老本”,资源保障程度不断下降。同时要看到,我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还有很大潜力,主要矿产资源总体探明程度仅为1/3左右。缓解矿产资源制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切实加强国内资源勘查,挖掘矿产资源潜力。 (二)加强地质工作是推进重点工程、支持城乡建设的重要基础。地表下面的情况千差万别,隐蔽性很强。开展各项建设,首先要摸清地质状况。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搞好农业地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城镇化建设,要求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地下空间利用、废弃物处置等提供地质信息。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建设任务很重,必须以地质勘查为基础,避免决策失误,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 (三)加强地质工作是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用油、燃煤燃气、家居建材等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做好地质勘查,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防治有害元素超标引发的地方病,亟待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加快找水改水步伐。 开展国土整治,防治地面塌陷、废弃物占地等矿山环境问题,也要求做好环境地质工作。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把地质灾害防治摆在重要位置,搞好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及时避让,有效治理,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地质工作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矿产资源勘查是基础产业的基础,是上游产业的上游。每一次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加强地质工作,可以增加优质能源、新能源的供给,改善能源结构;可以促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矿山企业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经济活力。还要看到,资源优势一旦发挥,就能够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近年来,一些中西部省区,通过加强资源勘查,发展了矿业经济,壮大了经济实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三、地质工作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在新形势下做好地质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遵循立足国内、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体制、依靠科技的原则,突出加强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找矿,进一步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 (一)地质找矿要有新突破。加强矿产勘查,增加资源储量,是地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勘查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加强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等重要含油气盆地勘查,积极探索新区域、新领域、新层系油气勘查,力争找到一批新的整装大油田,切实增加可采储量。加快神东、陕北、晋北、鲁西、两淮等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在具备找煤条件的南方缺煤省区、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区等地区进行煤炭勘查,逐步形成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积极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能源调查,开辟新的能源领域。 非能源矿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国内急需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目标,突出加强铁、铜、铝、钾盐等矿产的勘查,合理部署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勘查,建立一批重要资源基地。老矿山找新矿的潜力很大,近年来有了一些重要发现。要继续推进危机矿山、现有油气田和资源枯竭城市的接替资源勘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二)地质服务要有新拓展。扩大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是地质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服好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壤调查、项目评估、环境监测等地质工作。针对重点工程建设区、人口密集区、交通要道等地区存在的隐患,做好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搞好基础地质调查,提高国土地质调查水平,越来越重要。加强重要经济区域、重点成矿区带、重大地质问题地区和海洋的基础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地质科技要有新发展。地质条件的区域性和地质勘查的探索性,决定了我国地质工作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要紧紧围绕重大地质问题,大力推进地质理论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研究,取得对地质规律的新认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快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重点发展对地观测、深部探测、测试分析等现代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找矿方法和勘查关键技术的新突破。以野外一线为重点,改善地质装备条件,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步伐,努力提高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地质事业兴旺发达,关键靠人才。要加强人才开发,改善地质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杰出人才,特别是要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地质队伍,为提高地质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四、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 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地质勘查体制改革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落实支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富有活力的地质工作新体制。 (一)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区别运行、相互促进的地质工作体系。公益性地质调查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开展的基础性、区域性地质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向社会公众提供地质公共信息产品和服务。如区域地质图件、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报告等。商业性地质勘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的、依法开展的地质勘查活动,勘查成果由出资者依法处置,并取得投资回报。如矿产资源的详查和勘探成果、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等。要大力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积极发展商业性地质勘查,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健全中央与地方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统一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为地质勘查提供良好环境。要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协作加强地质工作。 (三)建立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的地质勘查机制。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各类资源勘查和开发企业,依照国家法规、规划和政策,自主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政府不能包揽全部地质工作,原则上不再直接投资于商业性地质勘查,而主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政策调控和信息发布,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健康发展。国家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加大对勘查风险大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前期勘查力度,吸引社会资金进行矿产勘查,建立资源勘查开发和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对外开放是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地质勘查互利合作,推进地质科学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地质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任务光荣而艰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投入到位、措施有力。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知识,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良好氛围。各行各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关心地质工作,支持地质工作。广大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担历史使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振兴地质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转载自4月6日人民日报)(6-04101—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