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召开电视电话会 部署今年全国地灾防治工作浏览次数:724 发布日期:2006-04-2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贠小苏作报告 许小峰讲话 王世元主持记者赵凡报道,汛期将至,地质灾害防治要怎样做?4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2006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全面部署了地灾防治工作。他提出,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确保2006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会上讲话,重点介绍了全国气候变化趋势。会议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主持。在总结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贠小苏说,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央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共作出40多次批示。各地更加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重点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发挥了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作用。应急治理工程产生了显著效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扎实推进。贠小苏提出了2006年要切实做好的八项具体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要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在汛前将地质灾害防患点的预防、监测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并落实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二是加强预防,实施预案。要认真研究落实预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制度和措施,加大对预案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度;汛前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巡查,对于发现存在的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编制隐患点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户。三是加强监管,防患未然。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切实履行职责,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同建设、铁道、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这些部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因各类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是加强监测,群测群防。各地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组织要建立以县、乡、村、社为基础,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机构的作用,走群专结合的路子,提高防灾的科学性,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求能力。五是加强治理,消除隐患。有条件的省(区、市)要设立地质灾害治理专项经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任务由责任人承担。此外,各地要积极探索,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山区脱贫、小城镇建设、小流域整治、土地整理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鼓励社会捐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治理力度,努力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地质环境条件。六是抓住重点,加强保障。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北、重庆两省(市)有关部门要在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审批设计施工,确保应急项目建设质量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按时完成涉水156米崩塌滑坡和塌岸治理项目及搬迁避让项目。所有应急治理项目工程,都应在建设高程上加两米防浪和20年一遇洪水水位线。根据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分析今年台风可能比去年要多,因此,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强降雨丘陵山区和浙江、福建、广东等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要做好各发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西北地区要做好黄土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七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建设、铁路、交通、水利、旅游、安全生产、教育等部门的协调,做好城市、公路与铁路沿线、旅游区、矿区、学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力。八是加强检查,监督到位。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汛期前进行一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检查。湖南、四川两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本省地灾防治工作情况。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旅游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防总、武警总队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土资源部机关、在京直辖单位、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发展和改革、财政、民政、法制、气象、水利、建设、交通、铁道、旅游等部门的有关人士在北京的主会场和各省分会场参加了会议。在京近40家媒体记者对会议进行了报道。(6-04201-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