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浏览次数:488  发布日期:2006-05-1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预防地质灾害  普及科学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地裂缝、泥石流、塌陷、崩(滑)塌、滑坡、地面沉降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崩(滑)塌、塌陷和滑坡。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点,并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崩(滑)塌、滑坡、矿山地面塌陷。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密云、怀柔、延庆、房山、门头沟、平谷、昌平等山区境内。泥石流分布广泛,有9个区县60余个乡镇发育有泥石流;崩滑塌规模较小,主要对少量居民和公路交通造成威胁;矿山塌陷主要分布在房山、门头沟煤矿采空区,目前西山地区已发现塌坑千余处。塌陷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有哪些类型?地面塌陷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1)岩溶塌陷;(2)采空塌陷;(3)黄土塌陷。北京地区地面塌陷主要为采空塌陷。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概况西山地区地面塌陷灾害严重,造成的危害时有发生,解放以来有7人死亡、3人受伤,已影响到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截止1993年底,塌陷区内村庄、居民点受灾达40处,4247间房屋被毁,成灾后全村迁移的5处,部分迁移的4处。初步统计,迁移耗资约400多万元。北京地区采空塌陷有什么危害?(1)对居民地的危害:目前因房屋出现裂缝,塌陷险情或居住在不明老采空区上,随时可能发生灾害的有25处。另外,仅国营采矿区有计划分期分批搬迁的居民点37处,耗资达2858万元。(2)对交通设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门头沟——木城涧铁路及矿区运输小铁路的破坏,共7处。此外,塌陷还对108国道及矿区公路和乡间大道造成破坏;破坏桥梁2处。(3)对水力、电力设施的危害:地面塌陷对水力、电力设施的破坏总量不多,但形成较严重危害的地方共13处。西山地区共有7处高压输电线路受采矿塌陷影响而遭到破坏,其中4处损坏后被迫改道,2处尚未处理。另一处,电业部门被迫耗资24万元封闭小窑,禁止其继续开采,以保证电网安全。(4)对林木及耕地的危害:地面塌陷破坏林木的灾害点共有66处,陷入坑中的林木2774棵,受影响林木达数十万棵。北京地区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采空塌陷集中发育在西山采煤区,总面积约1370多平方公里,涉及房山、门头沟、丰台、海淀四个区的20多个乡镇和9个国营矿区。北京地区塌陷有什么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规律:集中分布在人类活动强烈的采煤区。塌陷沿含煤地层走向分布,总体呈条带状。(2)时间分布规律:总体上看,塌陷逐年增多;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塌陷有所减轻(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地震也将越来越严重);塌陷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怎样预防和治理塌陷?(1)工程措施:对不明老采空区进行勘查,这是了解及掌握地下采空情况、制定规划建设和预防灾害发生的前提;针对危害情况实施搬迁工程;修复、加固或重建地面毁坏设施;对塌陷坑进行填埋或充填。(2)非工程措施:加强对现采小窑的管理;加强对压煤村庄的管理;加强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选址论证工作;加强塌陷危险区的管理;建立矿山开采损坏赔偿法;建立门头沟城镇地区综合监测站;加强预防塌陷灾害的群众宣传活动。采空塌陷应急避险的方法(1)凡居住在老采空分布区的居民,在汛期可注意房前屋后地面有无显著变形、裂缝等迹象;(2)注意房屋在短期内有无明显倾斜;(3)注意下大雨时地表水是否大量、快速渗入地下等现象;(4)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撤离并通知有关部门,而不要冒险停留在原地或居室内;(5)在放牧及采集山货时不要冒然进入塌陷危险区内。崩(滑)塌的危害及预防北京崩(滑)塌灾害崩(滑)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滑)落、滚(滑)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滑)塌是北京山区最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雨季经常发生。本地区崩滑塌的特点是分布广、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密云北部、怀柔中部及房山大石河等地区。经调查圈出崩塌3850处,其中自然形成的3587个,人工形成的263个,全区共圈出崩塌密集区40片,占山区总面积2.65%;圈出滑塌共30700个,其中自然形成的30681个,人工作用形成的19个,全区圈定滑塌密集区183片,占山区总面积13.35%。崩塌有哪些类型?(1)按崩塌体的物质组成分为两大类:一是产生在土体中的,称为土崩。二是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崩。当其岩崩的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又俗称山崩。当其崩塌产生在河流、湖泊或海岸上时,称为岸崩。(2)按照崩塌体的规模、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剥落、坠石和崩落等类型。剥落的块度较小,块度大于0.5米者占25%以下,产生剥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40度;坠石的块度较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50~70%,山坡角在34~40度范围内;崩落的块度更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75%以上,山坡角多大于40度。崩塌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微滞后。这里说的降雨过程主要指特大暴雨、大暴雨、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这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2)强烈地震过程之中。主要指在震级6级以上的强震过程中,震中区(山区)常有崩塌集中出现。地震过程之后发生崩塌很少。(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因工程(或建筑场)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上部岩土体的稳定性,常常发生崩塌。崩塌的时间有的就在施工中,这以小型崩塌居多。较多的崩塌发生在施工之后一段时间里。(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水库蓄水初期或库水位的第一个高峰期,库岸岩土体首次浸没(软化),上部岩土体容易失稳产生崩塌。(5)强烈的机械需要及大爆破之后。崩塌的形成条件(1)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2)诱发崩塌的外在因素:①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②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体,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差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可能的崩塌体具有哪些特征?(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趋势。(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崩塌应急避险(1)应对陡坡下的住户进行搬迁。(2)新建住房、厂房、道路和旅游景点时,施工应避开危岩体,尽量躲开陡坡,以防易外发生。(3)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4)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泥石流小常识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由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通常这种流动体中,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泥石流的形成具备什么条件?大量的固体碎屑物;数量足够的水体;较陡的沟坡地形。泥石流易发生在什么时间?泥石流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时间段,常发生于下午至次日凌晨之间,易发生在一次连续降雨中大暴雨出现之时或稍后。泥石流有哪些征兆?巨大的轰鸣声、短暂的断流;强劲的冲刷、刨刮与侧蚀;弯道超高与遇障碍爬高;巨大的撞击、磨蚀现象;严重的淤埋、堵塞现象。泥石流的特点暴发迅猛:流速一般为5~8m/s,龙头冲高达10余米。持续时间短:一般为0.5~2小时。群体暴发:泥石流常为十余条,甚至上百条同时暴发。泥石流避险1、泥石流发生后立即逃逸,不要沿沟谷跑,应向沟谷两则山坡或高地跑;2、不要上树躲避,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3、山区沟谷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4、不要躲避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体下方;5、泥石流一旦发生,首先要抛弃影响运动速度的背包和其他携带品,迅速转移安全地区;6、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7、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8、在放牧及采集山货时不要冒然进入塌陷危险区内。(6-0421-GTZYB-京特刊4)
附件下载:
同主题文献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