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灾防治得到国务院肯定浏览次数:610 发布日期:2006-05-1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发生较多,损失为十年来最低记者赵腊平报道,“2005年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的一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751起,比2004年下降12.5%;因灾造成578人死亡,104人失踪,比2004年下降21.52%,为近10年来最低。通过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00起,比2004年增加了135%,避免了11376人的伤亡,减少财产损失3.41亿元。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在4月19日举行的2006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说。据分析,去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05年,中央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共作出40多次重要批示。这些重要指示,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各级领导防灾的责任心。——各地更加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按照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预案进社区、预案进企业、预案进农村”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市(州)、县(区)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而且对一些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制定了包括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详细内容的应急预案,并制作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每一户受灾害威胁的居民手中,做到有备无患。——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重点加强。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时段。去年国土资源部先后通过全国电视电话会、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及派出检查组到各地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情况等渠道,系统了解了各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指导各地做好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和应急抢险等各项工作。各地高度重视防灾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多次遭遇台风和受台风影响降雨多的部分省区,更是认真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气落实巡查值班制度和责任,为2005年汛期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水平。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密切合作,进一步优化预报方法,共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184份,在中央电视台上发布103份,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站上发布125份。2005年,我国各省(区)市)和一些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市、县,也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群测群防提供了重要信息,为防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了人员伤亡。——发挥了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作用。2005年国土资源部先后在四川、湖北、福建举办了3期基层国土资源系统管理人员的群测群防培训班。同时,在温州举办了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市长研讨班。各地重视并加强完善了群测群防责任和制度,落实了各项避让措施,群测群防、监测员在发现险情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应急治理工程产生了显著效果。2005年,各地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灾前应急处理。针对全国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严重的地区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专门筹措资金,支持地方实施治理或搬迁避灾。地方各级政府心系人民群众安危,积极多方筹资,主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成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土资源部加强了对三期工程的监督协调,孙文盛部长亲自深入库区,调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难点问题。三峡办在重视做好高边坡项目工作的同时,主动协调各方研究解决搬迁移民相关问题;国家机关各有关单位,也都高度重视,为搞好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2005年,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了矿山环境保护立法和矿山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研究工作;二是开展了矿山环境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建立国家矿山公园来推进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四是继续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中央财政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的资金逐年增加,2005年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7亿多元。一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也积极筹措资金,治理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取得了显著成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缺少资金的保障。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省(区、市)防灾经费没有得到落实。部分省、区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地面沉降联防机制没有形成,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设备研制开发及应用等问题还比较薄弱。少数地方对如何主动防灾研究不够,对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贠小苏坦言。 (6-0422·A1-K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