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地灾防治现场记

浏览次数:574  发布日期:2006-06-08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把握防治的主动权赵  凡5月的安溪,天气时阴时晴。21日上午,正当来自全国各地国土资源系统的百名代表在安溪县虎丘镇金榜中学参观灾害治理现场时,雨突然下了起来。雨伞还没来得及撑起,有人已经指着山坡说,看,山上有人。在茂密的灌木林中,两个人和一根长杆影影绰绰。安溪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国治告诉大家,这是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人员在按照群测群防的规范要求进行巡查。这些监测人员,大都是村干部。其所在的监测组是安溪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监测组负责本村区域内地质灾害巡查,并按照规范程序及时向上报送监测结果。监测员要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观测,察看坡面开裂、地面膨胀、泉水突然浑浊、树木倾斜等变化。巡查工作在非汛期第15天一测,汛期一天一测,大暴雨时还要加密巡查。以茶闻名天下的泉州市安溪县,几乎具备了福建沿海地灾易发的所有条件:位于福建东南产、闽南金三角结合部,安溪山地面积占97%,盆地平原区约占3%,地层岩石风化强烈,残坡积层普遍发育,降雨强度大且相对集中。经调查统计,全县有地质灾害点600多处。由于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5月21日,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以参观安溪地灾防治现场拉开了帷幕。在安溪县地质灾害监测指挥中心,代表们饶有兴致地看了该县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三级网络图。挂靠在县国土资源局的安溪县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负责全县地质灾害监测管理,指导、协调24个乡镇地质灾害监测站开展监测工作。各乡镇成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站,负责督促指导各村地质灾害监测组对各灾害隐患点实施监测、进行业务指导和上报监测数据等工作;全县278个有地质灾害点的村(居、学校)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组,定期进行巡查监测。最基层的监测人员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向监测组反映,监测组及时向乡镇监测站报告。情况危急时,可同时越级同县监测中心报告。未发生异常时,监测人员也要用专用记录本记录监测信息,按照表格填写情况,并上报县监测中心。从被动变为主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如何主动防治,安溪县国土资源局绞尽脑汁,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安溪县为泉州市所辖。据泉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邱耿华介绍,群测群防要解决变被动为主动的问题,就要在预警预报上下功夫,而预警预报成功率的提高,必须群专结合、土洋结合,增加防灾的科技含量。安溪县经验的亮点之一,是把气象与地质结合在一起了。在泉州地区,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滑坡是否会发生。安溪县根据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情况,再根据降雨量将地灾预报的等级分为3级:60毫米~90毫米为3级预报;90毫米~160毫米为4级;160毫米~230毫米为5级。3级~4级要预报,5级就要组织人员撤离。这项工作的理论根据,是安溪县国土资源局与县气象局共同开发的《安溪县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系统》,该系统于2003年正式运行。2005年5月15日,安溪县国土资源局地灾监测中心通过该系统观测到福田乡区域的累计降雨量已达93毫米,很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在与县气象局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后,监测中心于当天19时31分向该乡发布了四级预警信息,并要求乡监测站加强巡查排险工作。监测站立即把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到各村监测组,各监测组监测人员按照要求及时组织巡查。福田乡尾洋村监测组于16时早上在巡查中发现,本村石乾角落陈天明家房后的山体有不同程度的拉裂,监测人员把发现的情况及时上报。监测中心与乡监测站于当天13时20分赶赴现场勘察,发现该处山体岩土体层极不稳定,裂缝有不断加剧的迹象,滑坡的可能性很大,当即指挥紧急撤离。13时46分,地质灾害发生了,推毁房屋8间,压覆了大部分的制茶设备。由于巡查到位、处置措施果断、撤离及时,陈天明一家六口安然无恙。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系统的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2003年以来,共避免了20多次地质灾害带来的恶局,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580多万元。2005年向有关乡镇共发布3级地灾气象预警信息23次、4级13次、5级6次,通过县有线电视全屏提示13次,传真23次,及时组织应急转移4239户21230人次。一旦出现险情怎么办?安溪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应急抢险互动体系。县政府在县人武部成立了县级民兵应急抢险大队,各乡镇成立了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重点村(居)成立了民兵应急抢险小组。在近年来多次抗击台风暴雨造成的地质灾害中,安溪正是领先了这支队伍,实现了“不死人、少损失”的目标。系统工作的顺利完成,要领先管理人员良好的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安溪县官桥镇地质灾害监测站,记者注意到门口有一块人员去向牌,人员在岗、出差、下乡、请假,上面标得一清二楚。责任,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安溪把地灾防治工作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人,确保每个环节都不落空。管理人员要求执行“三个三”,即“三个停止”:灾害危险期停止旅游活动、停止矿山开采和停止茶农上山进行茶事活动;“三个关注”:密切关注水利设施和水利枢纽工程、密切关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处、密切关注低洼地带的厂房与民宅;“三个落实”:落实派驻工作组亲临一线、落实灾前群众大转移、落实检查巡查与督察工作到位。科学有效的管理,最明显地体现在泉州市国土资源局和安溪县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发的国土资源地质灾害调查资料以及各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并综合贯穿了全辖区的防灾预案、群众安全转移预案、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等多方面的资料。系统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利用信息库资料,通过防抗在线指挥模块的灾情警示窗,利用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在线会商、文件接发、传真群发和移动短信,迅速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有关乡镇防灾抗灾领导小组成员和监测站;乡镇监测站根据发布的等级信息,用手机或电话及时传递到监测组、监测人。让代表们兴奋的是,地质灾害监测指挥中心的电脑上鼠标一点击,安溪各村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马上就出现在屏幕上。参观回来,代表们对安溪的经验赞叹不已。一位部地质环境司的同志说,安溪的做法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群测群防,什么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人口多、山区多,地质灾害多发,要开展耗资很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溪的经验让我们感到大有希望。                                                  (6-05255-GTZ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