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孙枢建议:我国应开展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研究

浏览次数:547  发布日期:2006-07-12  分类:学术动态
中科院院士孙枢日前在中科院贵州地球化学所主办的“中国地球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研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的学术演讲,对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及有关地质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孙枢院士介绍说,全球变暖将引起包括降水量增加、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后果,人类健康也将受威胁。目前,人类活动已经使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几乎都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2000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比1000年~1750年间增加了31±4%。国际组织将二氧化碳封存视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据介绍,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包括三部分:一是捕获,收集并浓缩工业和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据2000年的资料统计,大型固定排放源(>0.1百万吨碳/年)占全球化石燃料排放总量的60%。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因排放集中,捕集效率应当较高。二是运输,把二氧化碳源处捕获的二氧化碳输运到合适的封存地点。三是封存,把二氧化碳存储到地下一定深度和地质构造中(地质封存)。这要求有地方存、存得住,并且安全、没有环境风险。孙枢院士介绍说,根据前不久公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围绕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编写的一份特别报告,二氧化碳的大型排放源同潜在的可用于二氧化碳封存的沉积盆地之间的距离是适宜的(一般不超过300千米);并且同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相比,二氧化碳封存在技术和经济上有竞争优势,能够与目前能源基础设施兼容。近年欧美已开始对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地下封存试验。例如欧盟2003年在丹麦、德国、挪威和英国启动的开展发电厂二氧化碳封存区的研究,包括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模拟以及二氧化碳在封存中的长期行为等。位于北海的Sleipner天然气田,为了不交纳碳排放税,在1996年投产时就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平台和海上二氧化碳回注钻孔,1996年10月~2004年初已注入二氧化碳600万吨~700万吨,回注的二氧化碳被溶入咸水层中未发现泄漏。同时国际能源组织还注资4500万美元开展了监测计划。根据有关专家应用自行研制的中长期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系统预测,我国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为15.43亿吨~21.74亿吨碳,比2003年提高82%~156%。孙枢院士介绍说,届时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速率将趋缓,在那种情况下采用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不失为明智之举。而且我国含油气盆地遍布全国陆地和海域,东部地区火力发电厂较为集中,油气田也相当丰富,这些是我国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地质潜力和有利条件。孙枢院士建议,当前我国应妥善安排科研和试验工作,运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化学和化工的理论,研究二氧化碳分离、富集、输送、储存过程的特征,阐明碳隔离的机制,确定储存二氧化碳及可能利用的方案,同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碳隔离技术体系。根据研究,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不下六七种方案。孙枢院士强调,“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要使减缓措施真正奏效,绝不是采取其中任何一种方案,而是需要将这些方案作为一个组合全部用上去,才能达到力挽狂澜的效果。在当前,应当把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置于重要地位。”(张  楠)(2006.6.29《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