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滨海,可建世界级地质公园

浏览次数:520  发布日期:2006-07-3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新闻
程庆展滨海旅游向来是世界各沿海国家着力打造的旅游项目,但在我国,世界级的滨海旅游胜地还不多。如今,地质公园为福建的旅游发展拓展出了一条新思路——建设涵盖海岸、海岛、水面、水下和海底,融娱乐、运动、观赏、知识等为一身的立体综合型旅游景区,尽可能发挥所具有的海洋旅游资源价值。在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方面,福建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缘,濒临西太平洋,区内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多阶段复杂的构造运动,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中,广泛出露的闽西北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大规模强烈喷发的闽东中生代火山岩带;具典型陆内造山作用特征的闽西南加里东—印支复合造山带,东南沿海中生代动热变质带;遍布全省的燕山期花岗岩,尤其是燕山晚期的碱性花岗岩,构成了福建区域地质的特色,也是解读华夏古陆演化历史、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作用史的关键,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诸多山脉,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遍布全省的溪、湖、峡、洞,蕴藏着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各种岩石形成的极具观赏性的地貌景观,福建海岸线绵长,沿海大小岛屿千余座,滨海一带出露中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受雷霆万钧般的海浪长期冲刷、侵蚀,被雕琢得千姿百态,形成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武夷山、大金湖)、火山岩地貌(青云山)、花岗岩地貌(太姥山)、海蚀地貌(平潭岛)等景观区,已成为省内外重要的旅游胜地。基于福建省海滨地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等条件,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海峡西岸旅游繁荣带”和“建设闽台旅游合作圈”的战略构想的贯彻实施,福建省海滨带旅游综合开发—建立福建滨海世界地质公园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拟建的福建滨海世界地质公园,将突出“山、岛、水、海底古森林”(山:太姥山等;岛:平潭岛、湄洲岛、厦门鼓浪屿等;水:海水、温泉、瀑布、湖泊等;海底古森林;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与古牡蛎礁共生遗迹)为特色,以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平潭岛海蚀地貌、福州温泉,莆田帽洲岛,晋江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厦门鼓浪屿,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东山岛海蚀地貌为基础,包括福州船政文化、昙石山古文化、平潭滨海世界、湄洲妈祖文化、鼓浪屿海上花园、闽台同根、泉州海丝大观、漳州滨海火山、东山海钓等典型特色旅游项目,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猎奇探险、休闲娱乐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天堂。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问题。特别是福建滨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在范围上覆盖了该省沿海六个设区市。我认为,可借鉴泰宁成功申报世界公园的经验,加大领导和组织协调力度,成立省级申报机构。福建省滨海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但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未开展此方面的专项调查工作。一些景点和旅游资源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论证、评价和开发利用。因此,必须尽快“弄清家底”,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此外,还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地质遗迹保护资金,对重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建立示范保护区,积极带动其他保护区的建设。                              (2006.7.20  地质勘查导报  4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