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在贵州省调研时强调努力实现地质资料转化最大化

浏览次数:566  发布日期:2006-08-1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时政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近日在贵州省调研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时强调,地质工作要紧密结合政府需要,经常交流,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将地质资料最大程度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贵州省是国际地质学界公认的“沉积岩王国”和“古生物化石王国”,孕育了举世瞩目的古生物化石库。近几年来,贵州省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化石数量之多、门类之广,令世人瞩目。其中保存完好、比较重要和重要的化石群就多达10多个。在贵州,尤其是以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分布最为引人注目,在全省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广为分布。岩层的沉积物记录着大量的地质事件和生态环境信息,深海、半深海、浅海、陆地等各种环境的沉积层都有,其中最有名的贵州龙、海百合、鱼龙等生物化石是三叠纪的几大特征。丰富的地质遗迹和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使得贵州成为全球古生物学家三叠纪研究的圣地。距今2.3亿年的兴义贵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三叠纪水生抓对得起类化石,距今2.2亿年的关岭生物群则被公认为世界上海百合和水生爬行动物种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化石宝藏。目前,贵州省已成功申报了遵义绥阳双河洞、安顺关岭化石群、黔西南兴义贵州龙、毕节织金洞等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成为我国目前国家级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之一。但是,在贵州这个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全省17.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岩溶区域面积分布广,地表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有上百万人缺乏饮用水,上百万亩土地缺水灌溉。虽然贵州省实施了坡改梯工程等,以及在全省23个县开展了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为改善岩溶石山区生态和当地老百姓饮水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加上贵州省地矿局近年来致力于岩溶石山区石漠化治理,承担的平塘县巨木地下河示范工程也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索了一个好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板,但石漠化治理工作依然刻不容缓。冒着炎炎烈日,蒋承菘来到关岭国家级地质公园、兴义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及平塘巨木地下河示范工程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贵州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贵州省地矿局提出的古生物“保护、开发、科研三者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的思路给予了赞赏,并对贵州省积极申报世界级三叠纪海洋地质公园表示关注。在对巨木地下河进行实地考察时,蒋承菘说,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源,解决岩溶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和土地灌溉问题,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以贵州为中心区域的西南岩溶石山区,大部分地表干旱缺水,而地下水则具有干净、量大,以及开发潜力大、成本低等优势,应引起政府部门和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岩溶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和土地灌溉难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打开希望之门。蒋承菘最后强调,地质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拓宽服务领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挥地勘工作的基础和先行作用,要确确实实为当地政府服务、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王  琴)(2006.8.3,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