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下水面临考验

浏览次数:580  发布日期:2006-11-07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谈地下水资源管理及水质问题史蒂芬·福斯特《地质勘查导报》编者按  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选择在北京召开,既显示了中国作为水文地质大国日渐上升的国际地位,也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乃至亚洲地下水正面临挑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已明确将工作重点转向亚洲,在本届大会上,IAH近乎迫切地宣布,紧随2007年葡萄牙第35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2008年第36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将重返亚洲,在日本举办。亚洲地下水何以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IAH主席史蒂芬·福斯特的报告也许能够给我们以启发。现状:人类正在非常严重地影响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滞后于资源开发很多国家通过地下水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形成了诸多以地下水为基础的经济,但是,同时也出现了环境和社会的许多问题。地下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用于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饮用水,然而有统计显示,全球大概11亿人存在缺水问题。如果我们看看最近30多年的情况,就会发现人类和水资源关系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20世纪,全球人口增加了3倍,但是水资源利用却增加了6倍。再计算一下,要满足食物生产和基本卫生条件,平均每天每人要消耗2750毫升水。人类的历史经验彻底发生了逆转,现在人类非常严重地影响水资源,而在过去却是水影响人。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由于人类水文地质知识的丰富和钻井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地下水资源正在受到加速而无节制的开采,而且也导致了很多地方的水污染,甚至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发生。现在的问题是,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滞后于资源开发。由于管理的认知滞后,大众的认知和政治上的认知相对较低,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地下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想重点谈谈亚洲的情况。亚洲地区因为人口稠密,水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地下水。这里有一个印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可持续情况的例子。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规模打井开采地下水,主要是用于旱季的灌溉,大部分是在风化的基岩地区,它需要更多的电以及低廉的电价,政府当时没有重视地下水的补给及可持续利用,因此,在地下水引来的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这个地区的含水层地下水位在持续下降,在雨季期间的补给量大概是每年100毫米。但是在最近的七八年中,它的地下水位下降达到了每年2米。现在地下水超采引起了关注,村镇的供水资源量减少,取水的成本增加,另外发电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受到关注。这样,回过头来关注地下水的管理问题,我们需要充分关注国家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从源头的开发怎样转到资源的管理方面,应该加强灌溉的管理,提高灌溉的技术,节约用水。另外,应提高地下水补给方面的管理,加强地下水源地补给区的管理。对于天然的地下水水质问题,我们来看看孟加拉国非常严重的地下水水质的调查情况。孟加拉国主要是在第四系含水层当中获取水,我们在一个村庄附近取得的黄色水样,砷含量很高,情况非常严重,有些人因此患上了皮肤癌。研究发现,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含砷量是不一样的,在60米以下的砷含量已经减少到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了。而现实情况却是,人们开采浅层水作为饮用水,却用深层水来灌溉。这种地下水开采利用模式导致深层的好水只能用40年,但是如果用浅层水来灌溉,用深层水来饮用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们不仅可以比较安全地使用地下水,而且可以在200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保证安全供水。未来:必须改善国家策略来用于地下水资源管理,达到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未来地下水的管理任务,主要涉及与政府有关的管理问题。分析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地下水的管理和干涉的问题,包括供水方和需求方,同时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需求,最后还应通过土地利用的控制来达到保护地下水质。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牵涉到不同的层面,分布极其广泛的资源涉及到成百上千的用户和污染者,而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国家对于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信息发布必须要满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地下水管理的战略计划编制方面,必须优先考虑国家发展层面对于水资源的需要、食物和能源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体制。同时,在地方制度层面,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角色和地方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也应得到尊重,而在两个层面之间应通过经济手段和供需关系的干涉来进行协调和管理。先说需求方的管理,可以看出来农业灌溉是地下水很大的用户,对此的管理应通过改善水灌溉的技术(如滴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蒸发(如玻璃房种植技术),这样的话使单位体积的水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使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从专业的角度讲,还要做一些方面的研究,就是关于土壤水分的多少问题以及怎么来提高单位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保护含水层的目的。谈到供给方,IAH下面的一个委员会专门对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应用过程当中多少水能够回到含水层当中。如果对灌溉没有管理的话,水就用得更多,可能水回灌到地下也比较多一点,我们要考虑进行专项的研究,怎样达到平衡,根据需求来进行供给的管理。怎样保护地下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还涉及到土地利用的管理。在土地利用方面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条例。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复杂的,哪些土地应该被保护,如何保护地下水水源地,需要从市政的角度和规划的角度考虑,经过专家的调查编图,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并通过立法保护矿泉水和易受影响的水源地。由于地下水的广泛需求会一直持续下去,这需要我们由过去注重地下水的资源开发转向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必须调整国家层面的策略框架来完善资源管理,达到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更进一步改进和应用好水文地质科学已有的技术和手段。(记者李晓明编译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2006.10.28,地质勘查导报,3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