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浏览次数:514 发布日期:2006-12-0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曾培炎副总理会见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代表时的讲话(2006年10月27日)自然保护区工作是一项十分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明确指示,要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大保护力度,提高保护质量,国务院七个部门联合召开会议,纪念中国自然保扩展我发展50周年,表彰一批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很有意义。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工作在自然保护区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今年九月份,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参观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树木参天,空气新鲜,自然环境十分宜人。50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渐趋完善的体系。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已有2300多个,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对保障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生态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与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应当看到,自然保护区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保护区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大,存在着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一些保护区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经济开发和建设活动过度,科学和文化等功能发挥不足;保护能力相对滞后,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法规不全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在新的形势下,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持续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设立自然保护区,严禁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促进保护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事业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建立起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当地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加强政府管理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重点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明确任务。要抓紧制定并实施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积极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管理。自然保护区不能只挂一个牌,在管理上放任自流。要健全法规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建设一支热爱事业、忠于职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队伍,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破坏行为。三是增加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保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必要的资金南非求,同时开拓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和建设。四是夯实基础。要组织自然保护区基础性调查,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加强科学研究、生态监测、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工作。五是完善机制。要依照相关法规,理顺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积极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保护工作有一个可靠的投入机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以纪念自然保护区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6.12.1,中国环境报,1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