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地质工作丰收

浏览次数:637  发布日期:2006-12-12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国土资源新闻网 (2006年12月7日  14:33)●地质科技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进展 ●地质调查程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网讯(赵 凡)从刚刚召开的“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上获悉,“十五”期间,我国地质工作喜获丰收。 ——地质科技取得一批创新成果。2005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圆满完成,一批重大前沿问题研究和钻探技术成果令世人瞩目。热河生物群和关岭动物群研究获重大发现,取得生命起源与演化领域重要新认识。青藏高原、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岩石圈结构研究获得新认识。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中国成矿体系理论。出版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国各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等一批重要基础成果。面向勘查工作实际,成功研制了一系列适应西部特殊景观区的物探、化探勘查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并推广应用了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化系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地质行业各单位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85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6项。有50人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有39人获得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有27人和116人获得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和银锤奖。特别是2004年张宏仁当选为国际地科联主席、刘东生院士荣获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内外地质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进展。发现一批矿产地,新增了一批资源量,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五”期间,完成了我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油气勘探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累计投资1370亿元,施工探井7247口。 共发现8个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的油田和5个探明地质储量在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气田。在山西沁水盆地获煤层气探明储量1023亿立方米。 固体矿产勘查在日益增长的需求拉动下,开始逐步走向复苏,矿产勘查投资总量184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累计完成机械岩心钻探近1100万米,年均增长约50%,矿产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初步查明了927座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西藏雅鲁藏布江、西南三江、新疆东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铜矿勘查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形成3~5个大型铜矿基地。吐鲁番、鄂尔多斯、二连等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有望形成新的铀矿资源基地。新疆罗布泊探明大型钾盐矿床。豫西南、闽中、塔里木西缘、大兴安岭等地区铅锌银矿勘查获得新进展。钨、锡等矿产勘查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优势矿产的地位。辽宁青城子铅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香花岭锡矿等外围及深部接替资源勘查取得重大找矿成果。近年来每年召开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扩大矿业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内紧缺矿产资源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和积极作用。 ——地质调查程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全面推进,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实现了陆域全覆盖,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和城镇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配合青藏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城市基础建设等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开展专项调查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完成了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基本完成了全国矿山环境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得到加强,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从上世纪末的1000人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年的800人以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保证了三峡库区156米按期安全蓄水。 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果资料、数据共享与社会化服务迈出实质性步伐。建设了一批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大洋地质调查、极地科学考察取得了重要成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地质调查与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