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级——广东省佛山地质局改革发展之路浏览次数:573 发布日期:2007-01-29 分类:综合 赵腊平 刘如春 严小浪 秦锦丽“广东佛山原名季华乡,古书载:‘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乃佛家之地,遂立石树碑,改名为‘佛山’,又称‘禅城’”。刚到佛山,前来迎接记者的佛山地质局党局委书记王伟宁便向记者娓娓道来——“在佛山,除了南粤名园、佛山祖庙,以及唐有为故居、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久负盛名且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外,还有众多美不胜收的地质景观:这里不仅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的‘西樵佳境’,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称的‘皂幕绝顶’;以及挺拔险峻、恍入仙境的‘凌云山峰’还有山清水秀、层林叠翠的三水森林公园……置身其中,你会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这些杰作而流连忘返,魂牵梦萦。”谈到佛山的奇特地质景观,这位主抓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书记谈兴更浓。那表情,就像是热情好客的主人,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家珍;又俨然当地训练有素的导游,在向远道而来的游人介绍自己秀美的家乡。由衷的自豪溢于言表,骄傲的神情让人感染。记者了解到,地勘队伍实施属地化管理之后,在构建地方地质工作新体系的过程中,地勘单位如何主动服务地方,真正融入地方,成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主力军?同时,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如何不断发展壮大地勘事业,发展地勘经济?这是众多地勘单位正在探索的重大课题。记者纳闷的是,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秘的力量,让一个长期与地方老死不相往来、被地方政府和市民们视为“游击队”、“外来户”的地勘单位的书记,在佛山这个城市有了一种“宾至如归”或者说血浓与水般的归宿感,不仅不再把自己当“外人”,反而有了“地主”的感觉?同时,佛山地质局又是经过怎样的努力,为众多地勘单位正在探索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案,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升级”这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开始了在佛山地质局的采访——A.落地生根我们看这样一个镜头——2005年4月25日,佛山市高明区富湾镇李家村突发地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地方有一片树林,不远住着7户人家,地陷面积有大操场那么大,20几米高的大树沉下去,只能看到一点点树尖。当地村民惊慌失措。此时南方正值梅雨季节,连日大雨绵绵,出行十分不便。接到通报后,佛山地质局在黄宇辉局长的指挥下,立即启动预警方案,派出由该局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的调查组奔赴地陷现场,展开地灾现场勘查和监控工作,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告,协助市、区两级政府稳定和化解当地群众的恐慌情绪。在李家村地灾专项勘查中,该局不仅确定了李家村为危险区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案;并圈出了邻近陈家、关家村的多处危险区,避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闻讯之后,广东省地勘局局长何熙平炎速赶来,亲临现场指导地灾勘查。大灾过后,中共广东省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佛山市市长梁绍棠分别批示,对佛山地质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并提出科学防治的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11月14日,富湾镇关家村果真出现地面沉降,引发了地面裂缝和部分房屋开裂,佛山地质局再次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局长黄宇辉及时向佛山市领导汇报了地面沉降勘查的结果,并将灾害准确定性为“由隐伏岩引发的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地面塌陷自然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佛山市副市长杨晓光和高明区领导到现场视察,安排危房的村民撤离。杨晓光充分地肯定了地质专家的工作成效,并明确提出,希望佛山地质局在该市开展重点工程、重点堤围的地质调查工作,确保佛山市建设安全。这只是佛山地质局近年来主动为地方服务,主动替地方政府排忧解难的一个小插曲。对于地勘队伍属地化,佛山地质局局长黄宇辉和他的一班人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诠释:“地勘队伍属地化,就要真正将地勘队伍与当地经济社会融为一体,让地勘工作和地勘经济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有有机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你只有把自己当成地方的主人,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地方才不把你当地人。你也叫有为才有位。”思路决定出路。黄宇辉和他的一班人真的就这么干了,而且干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条不紊。早在2004年4月,佛山地质局就向佛山市委提交了《关于佛山市地质勘查工作思路及有关建议的报告》,明确要求将地质工作纳入佛山市“十一五”规划。同时将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地质调查、农业环境地质勘查和地质遗迹保护等专题列入佛山市地质工作“十一五”规划的内容。2005年3月,佛山市政府同意将地质工作纳入市“十一五”规划编制,这在广东省是第一家,闻讯之后,广东省地勘局局长何熙平高兴不已。而后,何熙平利用到佛山指导地灾防治的间隙,专门要佛山地质局局长黄宇辉找来原件阅看,并在文件后批示:“市级地质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佛山局带了个好头。此事意义重大,推动各市地质工作将发挥长远影响。”黄宇辉等深知趁热打铁的好处。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出台后,该局及时向佛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关于我市落实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的建议》,不久,市政府答复,同意立项。“位”不能单靠“立项”,还要真正有为,为地方做实事。按规定,佛山市地质灾害普查和防治由国土资源局负责,佛山地质局着力提供技术支撑,并成立了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系统。该局主动承担了《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被誉为“佛山市的民心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并通过了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野外验收,获“优秀级”评价。同时,该局领导和技术人员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到位,迅速介入。突出的工作业绩,该局被当地政府定为佛山市地质灾害“110”的应急单位。该局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级)三个甲级资质证书。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地质灾害评估、防治和治理施工经验,不仅使佛山地质局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到佛山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勘查治理工作中,为灾害治理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救灾复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该局走出佛山,走出广东奠定了基础。近3年来,该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至目前在全省内共完成30多个项目,多为一级评估,其中有3个项目打破了省内长时间内没有优秀报告的记录,被评为“优秀”。最近,在广东省地质勘查局2006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奖”评选中,由该局庄文明、李文辉、许业熙、黄友义、张宗胜等专家参与研究的《广东省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荣获“地质利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06年5月20日,该局中标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湖北省兴山县第二批招标项目郑家坪滑坡防治工程等两项,合同价款达 1250多万元。近3年来,佛山地质局承担和完成国家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省市政府的地灾调研、农业地质调查和旅游地质资源及成矿区带异常查证等地质勘查项目超100项,项目费每年有数百万元。今年预计地勘项目费用可达1000万元。更为可喜的是,佛山市政府已将佛山地质局视同市直属局管理,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时安排了佛山局的位置,开创了属地管理之先河。在该局成立50年的庆典上,杨晓光副市长动情地说:“在2000年5月的高明富湾、2006年8月的南海西樵山地质灾害现场,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危难,都可以看到佛山地质局地质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佛山的经济建设离不开地质工作,佛山人民会铭记佛山局为保护佛山人民的生命财产所立下的汗马功劳。”B.扩张品牌佛山地质局挂牌于1992年,此前叫作“广东省地质局区调大队”,尽管驻扎佛山,但过去十几年来,一直被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视作外驻单位。谈到这改名,该局党委书记王伟宁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一次区调队的队长要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到了机场,给售票员递过介绍信,售票员看了半天没有反应,再一追问,小姐说,国家规定要县团级干部才能坐飞机,你一个大队干部,我怎么能卖给你机票啊。后来,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真的跑到部里要求更名,部里考虑再三,最后同意改成了现在的名字。王伟宁笑着对记者说,你别看这一改,还真起作用了。如今在佛山市,不知内情的人还真的把地质局当成了市政府的职能局,工作起来方便不少呢。我不知道王伟宁给记者讲的这个笑话的真实性,但笑话却真实反映了当时地质队遭遇的尴尬。时过境迁。近几年来,随着属地化管理的深入,该局与佛山市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地质工、作也逐渐属地化,地勘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由于不断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排难解忧,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进而赢得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依赖和支持,为拓展商业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可观的份额。谈到佛山地质局拓展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我们首先不能不谈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选址的故事——1980年,广东省政府着手组织有关地质、地震部门开展核电厂址的选址。当广东省电力设计院受命负责组织广东核电站的选址工作后,他们首先就想到了广东省地矿局区调队。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个核电站的上马,得进行10多个专题的研究,而基础地质工作是最前沿的一项。一句话:建设核电站,地质先行。事实上,广东省地矿局区调队(广东佛山地质局的前身)成立于上世纪50代初,已经积累了近30年的全省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可那时地质系统国家计划内任务满载,接到参与核电站选址工作邀请后,区测队内部着实感到为难。干吧,核电站选址要求严格,技术含量高,万一选址选不到“安全岛”上怎么办?不干吧,在广东选核电厂址,岂能不把他们这块被大家公认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时为队党委书记的刘殿佐召集党委会议,正反权衡利弊后,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干!”从此他们和核电站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亚湾从1994年并网发电以来已安全运行12年,事实证明了当年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参与这一项目的广东区调队的老地质工作者至今记忆犹新,为了确定这一结论,他们付出了多少鲜为人知的艰辛和坎坷。风雨过后的彩虹,鼓舞了广东区测队的士气,也证明了这支地质队伍历经几十年顽强拼搏所锻造的过硬本领。当然,优异的业绩也给他们带来不菲的效益。他们从广东核电站选址项目中挣到70多万元。这笔收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相当可观的,全队上下为这个数字着实兴奋了好长时间。队领导践行当初的诺言,用这70多万元修建了两栋家属楼和一栋办公楼,解决了100多户职工的住房困难,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选址项目也开辟了这个队走向开拓商业性地质市场的道路 。广东区调队继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后,伴随着广东核电事业的发展,他们以老带新,已有三代人奉献于核电事业了。同时,在历史的变革中,广东省地质局区调队更名为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在广东核电站大发展时期,该局承揽了全省所有核电站选址地质调查,打响了广东地勘品牌。继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后,他们接着又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岭澳核电站、台山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粤东核电站等厂址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广东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核电站10个候选厂址的地质调查及英德天堂山抽水蓄能电站区域地质构造专项调查。同时,该局完成的所有核电站地质调查报告均被核电专家组评为优秀。佛山地质局已被中广东核电集团称为“最佳合作伙伴”。由于地质人员业务精通、优质高效,该局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佛山地质局,局长黄宇辉是进行核电选址的第二代了。在佛山地质局崭新的办公大楼内,刚刚从韩江参加核电选址项目终审会返回的黄宇辉局长激动地对记者说,目前广东核电建设掀起第二次热潮。与20多年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比较,我们的条件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那时,老百姓对核电望而生畏,听到当地要建核电站就像要在自家门口安放定时炸弹一样紧张和反感,地质队在那些村子里无法立脚,硬是被村民“赶”出村。而今年,梅州市市长设宴为他们请功,揭阳市五大班子领导与他们座谈,惠来县的分管副县长陪着他们出野外,就连当地的村民,也是热情接待。可见核电能源的开发,不仅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也同样造福了百姓。当年驱赶地质队员的大坑村,如今已成为深圳最富裕的村落。基于这种史无前例的大好环境,地质人的干劲也空前高涨。佛山地质局奉献核电的第三代人、局总工许汉森说:“虽然很忙,压力很大,但我们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好传统、好作风、好声誉,一定要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今年上半年他们在开展广东“三江”流域10个核电选址的同时,受福建省有关部门的邀请,从春节前开始到3月份为福建宁德核电站做地质调查工作,这些报告都要在半年内上交。同时,受有关方面邀请,辽宁红沿河核电地质编录也已启动。过去要干一年的活,现在3个月或者半年就要完成,辛苦自不必说。许汉森一边谈着一边不停地摸着下巴上的一块伤疤。原来前几天,他正忙于审阅一堆报告,别久递过来一杯开水,他头都没抬端起来就喝,结果给烫伤了。近日,在广东省地质勘查局2006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奖”评选中,经过专家的层层筛选,由佛山地质局许汉森、许业熙、陈建民、吴甲添、庄文明、刘建雄、吴安生等专家参与研究的《广东省粤东地区核电工程厂址近区域范围(陆域)地质构造图说明书》荣获“地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在核电站选址打造过硬的地勘品牌的同时,该局传统的地质市场手段——工程勘察和岩土施工业也有了长足进展,为该局多种经营大手笔投入积累了资金,为提高职工福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因为该局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使横向强强联合成为可能,在设计与勘察捆绑招标的情势下,该局紧密联系了交通、市政、电力、水利等部门的设计单位,联合投标、强势出击,取得了较高的中标率。近年来,该局中标和承揽到的较大工程项目又创新高。先后完成了佛山市丹桂路谢边大立交——广大路段加宽工程的勘察、桂和路江夏立交至东西二线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二标段详勘等一批勘查、施工项目,并扩展了地质测绘和验桩业务。曾经被视为该局“短腿”的勘察施工业,经过多年的磨砺,在融入地方后,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创收的强项,2005年达2600万元,占全局总收入的56%。2006年又创新高。C.乘势起飞有人认为,区调队铁定是纯公益性地勘事业单位,不必太费心去办自己并不熟悉的多种经营项目了。该局局长黄宇辉对此却有不同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即使佛山地质局将来定位为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也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实践证明,没有地勘费活不了,光靠地勘费活不好,浅水养田螺——肥不了!“等、靠、要”是死路一条。况且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模拟市场运作,项目来源不稳定。所以,佛山地质局借力地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地勘经济不断升级,不断改善职工的福利。佛山地质局看到了自己多种经营的两大优势产业:一是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二是物业开发。近年来,这两个产业都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越办越红火。早在18年前该局就与佛山市罗村镇合办南海非金属开发公司,利用罗村的膨润土资源,发挥地质专业优势,开发非金属矿物产品,走出了一条探—采—工—贸一条龙的经营路子,成为广东最大的膨润土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广东地勘局的知名企业。公司原总经理管海龙被评为地矿部优秀经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因地方建设项目用地需要,该公司必须在2005年底迁出。佛山地质局只能另择异地建厂,在肇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四会市飞来峰非金属矿物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12日奠基。该局投入1300多万元,征地43亩,建设10,000平方米新厂房、办会楼和生活区。2005年12月28日建成并试产成功。在迁建的一年里,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夜以继日工作,创造了迁建、生产两不误的奇迹。公司拥有七条细粉生产线和六条超微粉生产线,年产各种非金属矿粉8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饲料、铸造、建筑、陶瓷、医药、环保等行业,创产值上1000万元,为该局经济跃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佛山地质局原有的办公楼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经省局同意,在市区卫国路兴建综合科技楼,与旧办公楼连体,形成集办公、科技资料保管和物业经营的佛山地质大厦。该项目虽然立项多年,但因地方要征收土地使用费高达360万元而无法实施。2004年,佛山地质局积极推进属地化管理,主动服务地方政府,成效卓著。因而,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市属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大幅减免土地使用费,从而顺利动工。该局投入近2000万元,建成地质大厦10,500平方米,今年春节后进行装修。阳春三月,该局干部、职工喜气洋洋搬进新楼办公,工作环境大为改观。据黄宇辉局长介绍,佛山地质大厦6—12层为办公区,1—5层为物业出租,连同原五层旧办公楼,面积有6,000多年方米,物业开发又跃上一个新台阶。今年该局多种经营创收可望有较大幅度增加。D.痴心依存50年来,佛山地质局的名字几经变迁。1956年,由原地质部和前苏联合作成立的中南地矿局436区调队更名为广东省地质局南岭地质队,后来又经历了广东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广东省综合研究大队、广东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风雨变迁,直到1992年10月,更名广东省佛山地质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佛山地质局现有的250名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45人、中级职称72人、初级职称45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67%。同时,该局持有区域地质调查、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等5个甲级资质,以及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测绘等4个乙级资质,还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同类队伍中知识层次高、专业较齐全、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管理到位、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地勘队伍。50年来,佛山地质局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几代地质人发扬“三光荣”精神,长期奔波在野外勘查一线,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地质调研工作,足迹踏遍了南粤的山山水水,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等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践行了“当好先行”的庄严承诺,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记者了解,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矿产研究等基础地质工作一直是佛山地质局的强项。佛山地质局先后完成了全省1:20万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1:20万区域化探调查、1:50万地质矿产图编制(并进行了第二轮资料更新)、1:100万区域地质志编制以及全省近一半面积的1:5万区调和5幅1:25万区调等工作;同时完成了开平塘仔、恩平塘劳的铜矿普查,三水大尧山、高明的煤田普查,三水盆地油页岩、石膏普查,中山浅层天然气普查。其中,探明的三水河口石膏矿是广东省第一座大型石膏矿,结束了广东长期靠外调石膏矿石的历史。在区调工作过程中,该局先后在广东省境内发现了3000多个矿点,找到了数十个(特)大、中型矿床(区),如云浮硫铁矿(世界第二大)、河台金矿(储量约100吨)等,价值不可估量。突出的业绩使佛山地质局被原地矿部授予“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地勘队伍实施属地化管理后,在面临地调项目锐减、地勘费用紧缺、人心浮动的严峻形势下,该局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按该局局长黄宇辉的话说:“作为全省惟一的地调队伍,要生存,更要发展。第一位的任务是努力做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因此该局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留了一支六七十人的地调骨干队伍,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任务,并为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据了解,地勘单位属地化以来,佛山地质局先后承担了全省项目66项、部门委托项目12项,涉及区域地质、区域地球化学、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地质遗迹等调查、数字国土、战略性矿产勘查、地质图件编制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建立了广东省区调管理数据库、岩石地层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广东省暨香港特别行政区1:50万地质编图及空间数据库、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地质测年空间数据库、1:2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16项信息库;编制了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调查规划部署等大量图件。同时,在火山岩、变质岩及花岗岩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50万数字地质图达到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所积累整理的全省最完整最齐全的基础地质调查图件与资料,广泛应用于全省城市规划、铁路、桥梁、电力、科研、教学、环境、地震、防灾减灾等领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佛山地质局主持实施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属于方法技术试点项目,建立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并成功地将成果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为在全省和全国大范围实施地球化学环境调查提供了方法借鉴和示范。该项目在全国3个不同地区开展的同类试点项目中排名第一,并获得国土资源部2004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属地化管理以来,佛山地质局走出了一条“主攻地质勘查,稳定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三业协调发展的成功“改版”与“升级”之路,地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职工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广大职工安居乐业,获得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佛山局从南岭地质队、广东区调队一路走来都有着光辉的传统,被原地矿部授予‘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佛山局是广东地勘行业人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一大名牌。”在该局成立50周年庆典上,广东省地勘局局长何熙平如此评价这支功勋卓著的地勘队伍。去年,该局荣获“广东省地勘局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前不久,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专门转发了该局的成功经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地质系统属地化管理后,佛山地质局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本局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料优势,在立足做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土资源评价、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环境治理等新领域,在服务经济杜会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保障作用和先行作用,走脚了一条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齐头并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路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后,佛山地质局将把往昔的成就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继续‘当先行,树诚信,创一流,建和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不变的豪情,乘《国务院关于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强劲东风,继续为地质事业的春天增色添彩,谱写新篇章。”黄宇辉等一班人对未来充满信心。(2007.1.13,中国矿业报,B1~B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