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洞

浏览次数:481  发布日期:2007-01-3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遗迹和化石
——游广东阳春国家地质公园胡红拴  刘如春很早便耳闻南国阳春的美色,但真正超越路途的障碍与阳春相识,却是在这个温暖的冬季。2006年12月24日,我参加了广东省地质学会组织的地质文化采风活动,有缘与许多地质专家、科普作家,共同沉醉于阳春的质朴和秀丽之中。岩溶作用织出美妙山水画卷阳春位于广东的西南,它毗邻南海,藏匿丛林,醉卧崇山峻岭,犹如南国的少女,总是用丰盈秀润的身姿和款款轻盈的细语,滋润着水乡,滋润着畅游者的心田。阳春全境,以北部为美,广东阳春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就在这北部的漠阳江两岸和阳春与云安、新兴两县交会处。千万年来,漠阳江默默耕耘出阳春的秀丽之景,那平坦开阔的河谷冲积平原,由北东向南西,倾缓展布,碳酸盐岩石组成的峰丛丘陵和断续分布的灰岩残丘与孤峰,将阳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尽情演绎。起伏绵延、绿意盎然的砂页岩低山丘陵,似腰带环绕在景区的阳刚躯体之上,让春湾到凌霄岩地段的灰岩与砂岩相间出露,相映生辉。那奇峰挺拔、怪石嶙峋的岩溶,那峰峦叠翠、巍巍壮观的页岩,那白的峰体,那绿的山林,那舞的修竹,那滴翠的碧水,如同这山水交响乐中一个个和谐的音符,组合成最为华美的旋律。遥想这亿万年前地壳巨变留下的地质遗迹,我似乎看到了两亿多年前的茫茫大海,看到了众多的海中生物,看到了它们漫长的演化轨迹,看到了它们形成了碳酸溶岩,看到了地球的一系列构造运动和水蚀作用的抬升,看到了现在的溶洞和峰林在渐渐形成……水与灰岩凝结出的固体乐章翻过陡峭峻拔的山峰,我们到达了此次采风的目的地—玉溪三洞。“玉溪三洞”位于阳春凌霄岩北侧,由全长2.7公里的伏流连续贯穿三个不连续的溶洞而得名。出口流量在每秒420~2200升的溪水,似玉带串起碧珠般的座座孤峰。这“碧玉珠串”,在三洞“胸腹”盘流缠绕的结果,使一直急匆匆“奔走”的伏流,凝聚成一泓泓金铸的玉池。游船缓缓地向洞中驶去,一洞右上方由书法大家苏华书写的“玉溪三洞”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之下,就是“玉溪三洞”的第一洞了。这洞口,似开怀畅笑的弥勒,笑迎着我们这些远来的宾客。船至洞内,只见岩壁上倒挂的石钟乳千娇百媚,而“金盏叠泉”钙化池胜景,则将人们的视线,牢牢“锁”在这仙洞的岩壁上。“金盏叠泉”钙化池呈环行阶梯状静静地醉卧在溶洞的一侧,那壮观的微地貌形态,勾勒出云贵高原的层层梯田的气韵。从同行的地质专家口中,我得知,最初的洞壁,只是排列着石磴子组灰岩,灰岩裂隙流出的泉水,沿着暗河边沿的斜坡呈面状畅快地流淌着,由于处于氧化环境以及水流速度的变化,泉水中的碳酸钙也不断地析出结晶,形成波痕状或鱼鳞坑状的钙化结晶小池,这一个个小池再经过不断地扩大、合并、生长,最终形成层层叠叠俊美的钙化堤堰。而当丰水期来临,裂隙水流量较大时,清澈的水流便沿着层层堤堰溢流,“点燃”起仙国最美的“圣火”。出口处半月状的强光,将环状的光晕,涂抹到洞内水清波平的“湖”面,水中倒映的洞中胜景,也与洞外明河两岸的景色交相辉映。那依依垂柳,那丛丛翠竹,将这“世外桃源”的幻境尽情演绎。“玉溪一洞”出口外的山顶,“飞来”的巨石傲立然峰顶。诗人刘逸生到此有感而发,写出“碧水清溪宛转通,轻舟无浪复无风。相携似向桃源去,指示仙葩石乳中”诗句。而“玉溪二洞”入口处的钟乳石—“三变石”是非讲不可的。由于它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让观者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得此“雅号”。有诗为证:“远似渔翁钓清流,近如狮子滚绣球。忽变犀牛望明月,一石三景迷轻舟。”玉溪最美在“三洞”“玉溪三洞”的第三洞,是最为壮美的。无论从地质学上的形成时间、母岩和规模,还是从地学文化和旅游之唯美的层面,它均可与凌霄岩等世界级的观光溶洞媲美。此洞共分三层,首层玉溪大厅,高约35米,宽100~150米,玉溪伏流穿洞而过,“幸运梯”、“玉溪玉塔”、“层峦叠嶂”等景点,密布其中,用瑞气紫金,妆点起这雄伟豪华的圣殿。“玉溪第三洞”的第二层高约15米,宽60~100米,而第三层则高达40米,宽100~150米。你想,这雄阔之境,如何能不让人仰慕。“玉溪第三洞”景观奇多,“七绝乌梭”(乌梭:即织渔网时所用的纺锤)当数奇景中的“佳品”。纤细的顶端和底部,昭示着石笋形成过程中万千年间早、晚期洞顶滴水的稀少,而石笋形成中期洞顶滴水量的加大,则让“乌梭”的胸腹显得异常庞大、活脱脱成了个通体洁白的“圣诞老人”。隐约中,流水仿佛木鱼的声声“禅鸣”,心中的浮躁荡然无存。三洞洞顶西侧,是高高的玉溪山,山顶顶端耸立的巨大危石,是洞外幽境的另一胜景。荡漾轻舟之上,观看那摇摇欲坠的“飞来之石”,领略着大自然风化溶蚀中的鬼斧神工,心中的净化可谓升腾到了极点,那青的山,那绿的水,那琴箫低和的风,那诗意弥漫的韵,使到过“玉溪三洞”的宾客无不在身心的一次次沐浴中净化着疲惫的心神,感悟着大自然那难以表述的真诚。(2007.1.23,地质勘查导报,7版)
附件下载:
同主题文献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