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众服务

浏览次数:499  发布日期:2006-07-1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纪略丁全利每年汛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就会播出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这样,观众就可从宏观上了解哪里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这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回报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尽管目前人们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范围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其本质特征渐趋明朗: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工作性质为非营利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要向全社会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承担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龙头队伍,近些年积极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在填图、矿产调查评价、环境地质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中国终于有了第一套中比例尺地质图组织开展本国陆上、海岸带、海域范围内系统性的地质调查,是许多国家地质调查局最基本的职能。中比例尺地质调查填图工作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基础比例尺地质图件,其水平被视为一国地质调查工作程度高低的标志。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刚开始实施地质大调查时,我国中比例尺地质调查填图工作(1∶20万,1∶25万)仅完成了72%、28%的空白区,主要集中在西藏大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和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填图是一项典型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填图,规范的说法是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它是通过面积性的、规范性的地质观察和分析研究,按一定精度,将野外观测到的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地图上。填图是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是地质科学研究的基础。曾任国际地科联主席的杜佩伦说:“我们不应忘记地质学的发展要立足于地面工作,立足于耐心地、勤奋地收集扎实的资料。地质填图在这种地面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忽视了地质填图,那么对地质科学来说将是一个可悲的信号。” 填图工作可以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地质信息,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最先踏上人迹罕至的荒原、高山、戈壁,为国家确定财富增长点,为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很难直接取得市场效益,是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青藏高原为重点,完成了中国中比例尺地质填图,这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了重大的成果之一。从1999年至2005年,历时7年,先后投入3亿元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每年组织千余人的队伍,以平均4公里一条路线,拉网式地突起了那些雄奇的大山和荒原——昆仑、阿尔金、唐古拉山、可可西里、羌塘等地,用身躯丈量了青藏高原,中国陆域中比例尺地质填图最后的空白区——152万平方公里约11个1:25万图幅填绘完毕。专家们对此评价:青藏高原区调填图“每一幅图都有新发现”。青藏高原区调填图的完成,为西部大开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丰富、科学的地质信息。中国终于有了第一套中比例尺地质图。据了解,中比例尺地质图库是最基本的基础数据库,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可能沿着3条线延伸,做进一步的工作:第一,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编成1∶50万、1∶100万、1∶250万、1∶500万的矿产资源、环境、能源、地质灾害图等。第二,根据需要进一步进行地质填图,包括1∶5万、1∶2.5万、1∶1万、1∶5000四种。填图可以直接用于并指导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第三,用于科研目的的各类编图,包括全国的火山岩、沉积岩、花岗岩、盆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图件。中比例尺地质图是专业图件的基础。它将基础地质数据转换成对经济建设有实用价值的数据,转换成生产力。重要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还有:全面完成我国陆域1:100万重力调查、1:100万航磁调查;对维护海洋权益、摸清海洋矿产资源有重要作用的1:100万海洋地质调查完成两幅试点填图。此外,国家还投资开展了示范性的农业地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三大成矿带和罗布泊大型钾盐矿的找矿突破后工业化国家已将矿产勘查交给矿业市场,让市场的力量去调节矿产勘查活动。我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强劲。我国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铜、钾盐等矿产短缺,大宗矿产,如铁矿石,贫矿多,探索新的找矿潜力来缓解资源约束,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当有所作为。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从1999年到2005年,地质大调查共设立战略性矿产勘查65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开展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找到了三大铜矿带——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东天山铜成矿带,发现了罗布泊大型钾盐矿。这些发现打破了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工作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对拉动商业性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地质大调查在缓解资源瓶颈约束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滇西的崇山峻岭间,一个叫普朗的大型斑岩型铜矿正日见雏形。这一重大进展正是得益于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云南中甸地区有色金属勘查项目,通过1:5万矿产调查,基本查明斑岩体数目、岩石类型、分布范围。在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云南铜业集团等组成迪庆有色金属公司开展地质勘探。截至2005年底,探获高级别铜金属储量118万吨。普朗铜矿及其外围矿点的发现,带动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现在仅普朗铜矿就引入15亿元勘查开发投资。目前矿山建设已启动,一个特大型铜矿企业正在孕育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质勘查工作程度极低地区,相继发现了西藏班公湖——怒江铜多金属成矿带,新疆西南天山乌拉根铅锌矿,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青海昆仑山肯德可克、驼路沟、督冷沟等铜钴矿床,青海南部众根涌、然者涌等铜铅锌多金属矿,新疆昆仑山黄羊岭锑矿等。西部地区新矿点、重大找矿线索的发现,淡西部资源接替区建设提供了依据。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北方开展可地浸型铀矿调查评价,在吐鲁番、二连、鄂尔多斯、伊犁等盆地取得找矿突破,为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公益性地质工作成为服务人民生活的重要窗口环境地质工作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公众的一个窗口。广义的环境地质工作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地质工作,是以水文地质工作为基础的,一般按图区对水文地质单元开展规范的地下水调查和填图。目前美国和大多数西欧国家已经完成了系统的地下水勘查,基本查明了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现在重点转移到地下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和管理上。欧美国家近些年还纷纷开展了地下水脆弱性调查评价,广泛开展工程地质填图,向生态方面渗透。由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我国的公益性环境地质工作更注重解决老百姓的饮水安全等生存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着重开展了地下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社会效益明显。有例为证:完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基本摸清全国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潜力,为地下水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在西部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完成地下水勘查示范深井360多眼,浅井4700多眼,解决了300余万人的饮水问题;四川省红层地区找水,解决了13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到2005年底,完成了70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开展了三峡库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区、人口密集区、交通要道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试点。初步统计表明,从2003年起,利用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成果,通过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形式发布的地灾预警预报,我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000多起,安全转移近13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20亿元。社会发展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要求将更高,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的领域将不断拓宽,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2006.7.3,中国国土资源报,3版)
附件下载:
同主题文献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