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齐鲁腾飞提供地质环境保障

浏览次数:627  发布日期:2007-11-27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记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鲁  环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坚持“以公益性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主导,以强化内部管理为基础,以社会服务项目创收为补充”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确保地质勘查和监测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站建立并严格履行覆盖所有管理环节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20多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劳动人事、安全、纪律、保密和廉政建设行为,明确目标任务,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办法,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和违法违纪事件。积极推行财务、资产、成果质量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创立了内部银行管理机制,建立财务人员轮岗制度,落实报账会签制度、外包工程招标制度、重要设备政府采购制度和小宗物品集体采购制度,效果十分显著。不断完善、严格落实“经济责任、成果质量考核与奖惩办法”,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在职工中形成了立功创业的良好气氛。以人为本,在制定改革方案、重大经营决策、管理办法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时,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在制定分配制度时,站党委以身作则,在党员、干部中倡导奉献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摒弃单纯的奖金刺激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威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大力推行站务公开和承诺服务,减少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决策水平。关心爱护职工,关注老同志的冷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广大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站领导班子有机分工,紧密配合,形成了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廉洁勤政、积极进取的战斗集体,2002年以来,在每年的述职、述廉考核中,受到省厅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开拓创新,做好公益性工作,发展地勘经济充分认识作为国土资源技术支撑单位所肩负的重任,确保质量,完成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省厅布置的公益性生产、科研任务,发挥专业优势,为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困难大、资金少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省厅布置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环境保护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协助省厅逐年编制地质环境公报,按时编制和提交地质灾害通报、水情通报,配合主管部门开展防灾减灾调查、巡察工作;基本完成全省51个山丘县的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工作,质量优良,为山东省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598个重要生产、科研项目,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矿山环境影响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等多个领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胶济铁路工程灾害评估、压矿评估,燕翅山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淄博煤田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一批重要和大型项目,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近5年来,实现总收入11608万元,累计新增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先后购进200台(套)先进设备,新增公务和生产用车17辆。职工工资由2002年的1.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8万元,翻了3番。近3年,单位利润和单位人均净利润连续增长达20%。2006年,实现总收入突破4900万元,在固定资产增加219万元的同时,形成了一定节余。艰苦奋斗,争创典范,强化服务在全省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01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全省90%以上的山丘区县、市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协助地方政府编制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起基本覆盖山东省重要山丘区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体系,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界防范地质灾害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根据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近年来,相继开展了40余处地质灾害危险点(区)的综合治理,减轻了灾害损失。其中,泰安市下港乡下木营村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是山东省开展的第一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治理效果均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2003年7月,与省气象中心合作,首开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先河。近年来,建立和完善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理论体系及预报软件。2003年以来,通过山东卫视发布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41次,预报成功率平均达40%以上,防灾减灾效果显著。2005年3月,实现了与省气象中心可视化会商及与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系统的连接,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技术水平,理论研究与预报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强化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列为全国六大社会公益监测网之一。山东省是一个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对地质环境破坏强烈。2002年,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任务,这个站完成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首次系统查明了山东省矿山环境现状,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基本信息。2004年,开始实施山东省地质环境自动化监测计划,目前,已初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地质环境自动化遥测网络,提高了监测水平。调查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提高。1991年2月,受原地矿部委托,这个站承担了对河北唐山市陡河电厂李家峪储灰场渗漏影响做出鉴定的勘察任务,为解决长期困扰电厂与储灰场周围居民的环境纠纷提供了科学的监测数据。近20年来,这个站一直承担李家峪储灰场区域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工作,监测成果在指导储灰场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10月,承担完成了《改建铁路胶济线电气化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分院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取消了拟在淄博市东部煤田采空区和开采区修建东营疏解线的工程设计方案,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2002年12月,承担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平湖一济南段输水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查明了隐伏岩溶区岩溶塌陷形成影响因素和易发区范围,为合理设计输水工程开挖防护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3年~2004年,这个站相继承担了南水北调山东境内的绝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倡导科技创新,以质量促生产,以科技促发展履行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考核体系,逐步提高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技术成果优良率达100%,优秀率达40%,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先后获部、省级成果奖44个,省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14个。其中,近年来获得省级成果奖4项。2000年,《山东省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及防灾减灾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承担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山东省淄博市煤田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查明了矿区地下水串层污染机理,提出了预防治理模式,为省内同类型闭坑矿山地下水污染防治探索出一条新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地质灾害研究》、《山东省寿光市地热资源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山东省莱芜市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逐步建立起适合山东省特点的地质环境研究,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评估和防治的成熟工作思路和模式,巩固了在山东省地质环境领域的领头军地位。为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监测职能,2004年,这个站开办了山东地质环境信息网,进一步提升了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2003年,先后启动中荷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中日合作项目《黄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均衡与模拟预测研究》,通过交流合作和引进先进检测仪器,提高了山东省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信息管理及数据传输水平。先后出资50余万元,帮助年轻干部进行高层次学历教育,对部分职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完成艰巨任务过程中,特别是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一个能够应对紧急任务和艰巨任务的技术骨干团队逐渐成熟。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遵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法规规定,开展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地质灾害勘察治理工作,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保障了各项工作成果的真实性,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所有成果都一次通过评审,受到专家领导的肯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年初制定单位工作计划时,站“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及时制定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管理制度,加大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物质投入,安排专项活动资金,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2004年以来,被评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2001年以来,多次获省国土资源厅“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多次被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先进单位。其中,2002年~2003年,获省直机关工会“先进基层工会委员会”荣誉称号;2002年~2005气,连续被评为省直机关工会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2004年,获省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厅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获得省直机关工会“合格职工之家”荣誉称号;2006年1月,荣获国土资源系统“‘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即站长对全站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生产的副站长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车辆、用电、化验等安全隐患较多的环节,层层分解责任,确定安全目标,落实责任人。每年年初,站长与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与本部门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007.11.20,地质勘查导报,8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