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西调”不是梦

浏览次数:568  发布日期:2007-08-23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陈 莹打开中国地图,西北边那片刺眼的土黄色总是最先映入眼帘。那里是茫茫的沙漠戈壁,飞沙遮天蔽日,植被稀少。多年来,随着沙尘暴一次次肆虐和西北沙漠的逐步扩张,让千里荒漠变成片片绿洲成为所有国人共同的梦想。在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会员陈昌礼教授那里,这已经不仅仅是美好的梦想,而是论证严谨、结构紧密的科学设想。2001年,陈昌礼教授在《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了《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一文,正式提出了“海水西调”的科学设想。在陈教授的设想中,渤海之水将被抽调至大兴安岭南端和燕山西北角之间,海拔也将被逐级提升约1100米。之后,海水在内蒙古自治区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北干旱地区自流,经阴山之北流入历史上的居延海。渤海之水引入新疆后计划分为三支:一支流向北疆的玛纳斯湖和艾比湖,一支调至吐哈盆地,另一支则注进早已干涸的罗布泊。陈教授的设想并不仅仅是对海水的简单调度,它还包括了对“水汽交换系统”的成功运用。海水自流至西北干旱地区之后将蓄积成湖,在强烈的日照下,湖水逐渐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吹送向东行进,当遇到山脉等地形阴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当地的绿洲面积得到扩大,进而实现荒漠变绿洲的梦想。这是一个能带来很高经济效益的设想。“海水西调”能创造约占国民生产总值十分之一的经济效益,充沛的降雨也将使干旱的西北水草丰美、经济繁荣,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新热点。这个设想同时也能带来诸多生态效益。一方面它将绿化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减小温室效应,改善西北干旱的气候;另一方面,它能促进渤海之水不断循环,有利于治理渤海海水的污染问题。陈教授的设想受到了各方面关注。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专门录制了有关“海水西调”的内参片,专供向中央领导汇报之用;2007年5月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更是大篇幅报道了陈教授“海水西调”的设想,并把这个设想与“嫦娥”奔月、“北斗”升空等大型工程并列为“大国景象中国风范”专题的重要内容。现在,一本有关陈昌礼教授个人供记以及“海水西调”设想的书也正在计划出版之中。“这是一个百年设想,提出设想只是其中第一步。”陈昌礼教授说,“如何把设想变为现实,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论证并有步骤地付诸实践,需要更多的人付出辛勤劳动。”我们期待着陈教授设想实现的那一天。(2007.8.14,中国矿业报,C3版)
附件下载:
同主题文献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