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亚洲第一坑”

浏览次数:421  发布日期:2007-08-31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抚顺西露天矿坑地灾整治见闻赵 凡 马本理 霍 焰一个地方,如果不间断地挖了106年,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辽宁省抚顺市的西露天矿坑,就是这样一个显示人力造物的大制作。2007年7月14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坑”的西露矿坑。从坑口向对面望去,起起伏伏的城市建筑群,仿佛隐在遥远的云烟中。而要从坑边望坑的底部,几乎不可能,不仅是因为太深,而且是因为雾气太重。矿坑不是悬岩峭壁,没有那么陡峭,它的峡壁上,道路层层叠叠,宛如梯田,机车电缆密如织网。西露天矿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地方挖煤,从1901年就开始了,中间有过一段停顿。抚顺是清朝起家的地方,有人说,如此挖下去,会坏了清朝的风水。但最后,还是经济利益打了胜仗,西露天矿就这样逐步形成了规模。100多年的开采后,留在这里的,就是一个长6.6公里、南北最宽处2.5公里、深400多米的葫芦状煤坑。抚顺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人士称,还有几年这个矿就要闭坑了,矿坑周围已经发生过一系列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质灾害。他们对此非常关注。西露天矿位于抚顺市中心地带。随着闭坑的临近,很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地灾防治的责任,的确重如泰山。关于西露天矿闭坑前后环境地质灾害勘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2001年就已经完成。此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实施对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的治理,治理工程分三期。抚顺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是,从2000年开始的第一期治理工程已经于2004年完成,治理面积6.5公顷,清理垃圾4200立方米,削坡9000平方米,植树26个品种,达3.3万株。目前,第二期治理工程正在进行中。绿荫,鸟鸣,溪流和凉亭,曾经堆满垃圾的坑岸边,如今成为人闪歇息游玩的公园。记者在第一期治理工作完成的现场看到,炎热的中午,很多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乘凉。而坑口岩边的危房,已经陆续拆掉搬走了。西露天矿规模如此巨大,闭坑后,大坑怎么办?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中称,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将它建成矿山公园。现在进行的治理工程,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2007.8.20,中国国土资源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