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地灾防治战

浏览次数:604  发布日期:2007-09-25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来自大连市的报道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丘陵地带,常年降雨量平均只有610毫米。可在2007年8月中旬的一场大雨中,有些地方雨量竟达到了240多毫米,而且伴随着能刮断树木的大风。然而,这突如其来的灾情,在大连市国土资源部门地质防灾工作做的主动周到细致的情况下,并没有给大连造成太大的损失。也是这个原因,几年来,大连市的地质灾害逐年减少,2005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43起,2006年发生7起,到2007年8月中旬,仅发生3起。委托专业地质队伍,对全市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来个全面调查认识到全面查清和掌握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是搞好地质防灾工作的前提,所以大连市国土资源部门委托专业地质队伍,在所掌握的历年来所发生灾害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市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确定了43处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还把每一个隐患点所在的具体地点、范围、人口数量、资产数额,都一一列出来。18处隐患点分布在6个城区,下面的县市区则分布有25处,主要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塌陷、崩塌、尾矿库渣石流等。在这些地质灾害隐患中,以横跨于瓦房店和普兰店两市的老帽山的泥石流灾害隐患最为严重。大连市因为做到了对。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心中有数,所以做起预防工作来就能有的放矢,没了以往那种不发生地质灾害就盲目乐观、发生灾害就手足无措的被动场景。确定43处隐患点,确定43个预防责任人,54个监测责任人对摸清和最后确定的4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大连市国土资源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救灾等内容的完整的防灾救灾方案,并以大连市政府办公厅文件方式将这个方案印发全市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和人员。地质防灾方案细而又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方案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大连市优先健全险情监测网络,以及群测群防机制,提高了预报水平。对4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43个预防责任人,同时还确定54个监测责任人。老帽山地区泥石流隐患点属重点区域,共设8个监测责任人。这些监测责任人都为县局、乡镇、街道或相关单位的领导或主管领导,并将其单位名称、职务、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全部登记造册,以便及时联系沟通。及时搞好险前处置,减少灾害的发生是该市防灾的又一法宝。对全市4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该市做到在汛期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置。中山区老虎滩街道、甘井子区棠梨路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在监测中发现有岩石掉落情况,便立即采取清理坡面、对斜坡进行喷锚支护等措施,消除险情,以防酿成大祸。今年入夏以来,他们共进行险情处理20多处。发动群众,打赢地灾防治战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人也是该市地灾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每年都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对重大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防治,还专门予以安排特别资金。近两年来,为了防治老帽山地区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市县两级政府共安排5300多万元防治资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点多面广,持续的时间较长,光靠国土资源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和少数的责任人是不行的。因此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显得很必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广泛散发宣传资料。还把疏散路线图制成标牌立在村头,把雨水计量器、灾害警报器安装到群众家里,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因此,使处于地质灾害隐患点范围内的群众,人人都是监测员,人人都是报警员,人人都是抢险员。一旦遇有地质灾害发生,他们不是被动地等待救援,而是积极主动的同灾害做斗争。              (2007.9.13,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