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调,为环渤海安全发展引路浏览次数:105 发布日期:2007-10-18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记者 高慧丽 通讯员 张良军滨海新区的发展、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无疑让环渤海地区脆弱的地质环境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将在环渤海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瞄准重点发展区展开新一轮环境地质调查,进而对环渤海进行地质环境功能区划。中心主任金若时表示——环境地调,为环渤海安全发展引路环渤海,这个东部沿海的重要经济区带,正在成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更是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脆弱的地质环境能否承受得住这些重大工程建设?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金若时。缺水、活动断裂、地面沉降、海岸带侵蚀等地质问题,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羁绊环渤海地区分布着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烟台、威海等17个地级以上滨海城市,然而这些城市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一年缺水量约15亿立方米,分布五大区域性活动断裂带和80余条活动断裂、2.68万平方公里的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3.4万平方公里的淤泥质软土、海岸线近30年内缩短了260公里……脆弱的地质环境对海岸重大工程以及海滨城市造成巨大威胁,成为华北地区高速发展的制约。面对这一问题,为查明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国家制定环渤海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服务,天津地调中心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自1999年就先后组织实施了“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环渤海湾重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及脆弱性评价”、“天津市城市地质调查”等地质调查计划项目。通过调查,天津地调中心在环渤海地区圈定了33处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应急供水量每天314.3万立方米,可供近1亿人应急用水。同时,圈定了39处宜建开采型地下水库的库址,可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每年3亿立方米,还提交了15处宜建调蓄型地下水库的库址。同时,以构造稳定性评价为主、结合岩土体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对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编绘了环渤海地区第一轮1:50万第四纪地质图系;对未来30年环渤海海岸带地质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警示性预测,并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让专业和社会用户可以随时查询所需的地下水资源、环境地质信息。瞄准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开辟新一轮环境地质调查阵地近期,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南堡油田的发现以及曹妃甸港国家级“四大基地”建设,更加凸显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天津地调中心实施的《环渤海湾重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及脆弱性评价》项目,率先启动了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两个重点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金若时告诉记者,滨海新区环境地质调查将开展滨海新区海岸带活动构造调查评价、地面沉降预警系统建设、海岸带地质环境变化调查监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勘查、滨海新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和滨海新区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查明活动构造的分布位置和活动性,建立第四纪地层结构和浅表地层结构模型,研究晚第四纪以来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和预测发展趋势。根据南堡油田和曹妃甸工业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重大工程建设布局,针对区内规划与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问题,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开展《曹妃甸滨海地区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该项目将围绕曹妃甸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保障与水资源安全保障两大方面,设置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地面沉降预警系统建设、海洋水动力环境监测与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演化趋势预测、风暴潮灾害区划及风险评估、应急后备水源地勘查等11个专题项目开展工作。天津地调中心希望通过重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调查评价。未来几年,工作区域将扩大到整个地质环境单元,进行地质环境功能区划目前,京津冀都市圈远景发展规划、“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绿色海岸”等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以京津冀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大格局逐渐形成。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金若时强调,这就需要在已有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一方面从更广的空间尺度和地质历史的时间尺度把握海岸带地质环境形成与演化的总体规律,为协调人—地关系战略规划服务;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从缓解城市资源、环境压力和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出发,解决水资源短缺,控制和预防地质灾害,合理开发和保护海岸带地质资源问题。金若时介绍说,在2001~2003年间实施的第一轮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已经完成了整个环渤海沿海地区4省(市)内的相关1:25万区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6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对重大建设工程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性对策建议和重点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建议,并提交了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图集》。这些成果已提交环渤海地区沿海各省、市国土资源等部门用于编制相关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环渤海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天津地调中心启动了第二轮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环渤海湾重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及脆弱性评价》,主要针对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胶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等四个重点地区,做好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群规划建设提供服务。在第一轮区域性调查评价和第二轮重点地区勘查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天津地调中心将组织环渤海地区的相关单位,进行第三轮环渤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功能区划工作,将调查工作区域扩大到相对完整的地质环境单元,并对已有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资料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与集成,进行地质环境功能区划,为国土主体功能区划提供技术、资料服务。(2007.10.9,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