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将中国地学带向太空

浏览次数:527  发布日期:2007-11-09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探月工程地学专家三人谈李晓明  何毓敏  庞剑波10月24日下午18时05分,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月球的探测研究有助于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研究,为人类寻求新的能源,利用月球特殊环境建立许多学科研究和试验基地等。而探月工程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问题,比如获取月球三位影像图,描绘出立体月球地图,测量月壤特征与厚度等,都是地学家们发挥科研优势并能够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之际,本报记者就如何在月球探测中发挥地学作用,采访了有关地质学家。赵文津:“嫦娥”将中国地学带向太空通过电视直播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土资源部探月科学专家组组长赵文津兴奋地对记者说:“太高兴了,太激动了!中国人民终于开始进入了探月和深空探测时代,实现了我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和期望。作为一名地质科研工作者,我对此次探月发射成功感到非常自豪与快慰!”赵文津说,现在“嫦娥”已飞向月球,只要再经过几次变轨,减速和定轨即可实现绕月飞行和探测了,希望“嫦娥”下一步走好,顺利地进入绕月轨道和进行探测活动。据了解,“嫦娥”卫星探月第一阶段主要有四大科学目标——测制三维月形图,探测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探测月壤特性和分析氦-3资源量,以及研究月地空间环境。“应当说除第四项任务外,前三项则应当是地学家们的专长了。地学研究向宇宙空间延伸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嫦娥’奔月把我国地球科学带向了太空,这是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赵文津说。赵文津介绍说,月球面积与地球的亚洲大陆相当,过去人们已直接调查过的地点极少,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提高对其调查研究的程度。当前国际月球勘查活动的中心是对月球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月球的形成演化,月球环境,月地之间环境,以及月球的各种资源。探月活动,第一步是从绕月轨道上观测月球,第二步是通过月球车或宇航员直接在月球上进行月表月质调查、采月岩样品和探测月球内部结构等。赵文津最后谈到,中国探月计划有自己的特点,希望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国土资源部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国家的探月活动,将会从多方面发挥国土资源系统专家学者的优势,结合月球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利用探月所取得的海量数据,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就探月第二阶段的科学研究目标提出建议。熊盛青: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具备探月研究实力“‘嫦娥’成功奔月,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但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发射‘嫦娥’探月卫星的目的是对月球进行科学研究,从应用技术角度讲,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10月24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总工程师、国土资源部探月科学专家小组成员熊盛青在“嫦娥”探月卫星成功发射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遥感、地球物理,比如重力、磁力、激光测高、成像光谱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均具备探月科学研究的实力,可以为探月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力量和技术支撑。”熊盛青说。据了解,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具有多年从事遥感地质解译与编图、遥感区域地质调查、以及航空磁测等的工作经验与技术积累,在摄影测量、多光谱遥感、成像(高)光谱遥感和红外遥感地质信息提取与矿物识别、激光测高和重力场测量、遥感试验场标定工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比如,我们曾经利用火星的热红外高光谱数据,进行了矿物识别,并初步识别出高钙、低钙辉石、斜长石等矿物。”熊盛青说,“在探月科学研究中,航空物探和遥感技术拥有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遥感方面的影像图制作、遥感三维制图、遥感地质解译、成像光谱岩矿识别等方法,物探方面的重磁场的反演等方面。”熊盛青介绍说,航空物探和遥感技术可运用于探月海量数据的处理、地质信息的提取和解释等工作,一是可以为月球地表地形地貌、月球地质研究、资源探测等提供本底信息,并就此开展月球地学科学研究综合分析;二是通过对遥测数据的研究,进一步凝练月球地学研究科学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探测仪器的改进建议,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探测仪器的概念模型及相关技术指标;三是通过遥感地质、遥感工程地质以及三维制图等和月球科学问题研究的结合,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月球基地选址,以及为优选有研究价值的区域提供科学依据。朱立军:贵州地质科学要为探月作贡献贵州省唯一进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贵州省地矿局局长朱立军高兴地告诉记者,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又迈出了重要第一步,贵州地质科学要在绕月探月研究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朱立军长期从事地球土壤和矿物质的科学研究,并对研究宇宙矿物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今年5月召开的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朱立军受聘担任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应用专家,成为月壤特征与月面环境专家组16个成员之一。他介绍说,月壤特征与月面环境专家组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根据绕月探测获得的大量宝贵资料和基础数据,对月壤的特征、月球表面的环境等进行科学研究。谈到能够参与探月工程科学研究,朱立军满怀欣喜地说,这是一件很光荣、很神圣、很幸运的事。他指出,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在国际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国家“十一五”16个大科学项目之一的500米大射电望远镜已落户贵州,贵州地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承担和参与了选址、地质工程评价、地质钻探等工作,同时还将参加到整个工程建设中。项目建成后,贵州将成为全世界开展空间探测的重要基地,贵州地质科学将要在绕月探测和空间探测研究中作出更大贡献。(2007.10.27,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