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办主任: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好于预期”

浏览次数:516  发布日期:2007-12-03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近日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既要建设一流水电工程,也要创造一流生态环境。“可以负责任地说,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超出当年可行性报告预测的范围。”他说,由于采取了有效治理措施,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都取得了重要成效,有的现实情况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好。汪啸风指出,三峡地区在建坝蓄水前就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这在三峡工程建设初步设计时就已考虑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工程建设中,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防治专项资金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治理。目前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得到有效控制。“156米水位蓄水以来,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和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事件。”他说。据介绍,研究表明,特大容量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但对三峡工程建设以来的监测表明,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诱发现象。库区监测到的地震发生频率和强度,与建坝之前比无明显异常,没有影响到大坝的安全性。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水流速度减缓,上下层水体交换减弱,这引发了人们对库区水质变化的担心。对此,汪啸风指出,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大大好于开工前。三峡库区的各县区共兴建了47个大小污水处理厂,中央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其正常运转。同时,库区内还实施了垃圾处理、植树造林、专业打捞漂浮物等其它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特别是库区1500多家工矿企业被破产搬迁,19万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到沿江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有效地减轻了库区环境压力。“从对污染治理角度看,三峡水库成库后水质不会有大的变化。”汪啸风说。汪啸风提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蓄水后要防止水污染事件和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严密观测建坝后长江泥沙运动规律发生的变化,像泥沙的淤积,坝下的清水冲刷,河口的水文、生物环境的改变,支流富营养化的问题等。三峡工程将于2009年竣工,但汪啸风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仍然需要继续推进。(江 枫)(2007.11.20,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