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现深水壳相动物化石群

浏览次数:510  发布日期:2008-02-0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遗迹和化石
对生物面临灾难时的自救手段研究有重要意义日前,杭州市余杭区发现的一批直径3毫米到5毫米的化石,经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学家戎嘉余鉴定,被确认为是距今约4.4亿年、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的腕足动物化石,是当时活跃在地球上的深水壳相动物的主要种群。据戎嘉余院士介绍,国际古生物学界认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那场环境大灾难,令80%以上的古生物物种灭绝。而幸存的动物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一直缺乏实物证据。由于古杭州处于南半球的深水区,而原始动物只能在浅水中生存,因此杭州从来没有古生物化石发现。2007年1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的专家们在野外调查时,无意间在余杭镇安乐村狮子山发现少量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亿年)化石时,顺藤摸瓜,找到了奥陶纪末期的深水壳相动物——腕足动物的化石群。  专家们据此推测,在面临气候异常变化时,有些动物采取手段自救——对自身大小进行了改造以适应深水环境,并迁移到当时还是较深海区的杭州地区,从而令杭州地区成为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一些生物幸存的关键场所。在环境好转之后,这些幸存的动物一方面继续繁衍自身,另一方面成为新一轮“物种大爆发”的“种子”。戎嘉余说:“这是全球唯一发现的、目前已知的奥陶纪末期深水壳相动物化石群。这次重大发现,不仅找到了动物们面临灾难时的自救手段,而且使一直空白的奥陶纪末期和志留纪早期动物的演化过程,在余杭完整地呈现了。(朱永红)(2008.1.24,地质勘查道报,3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