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跃平黄润秋认为四川震区或将地灾频发

浏览次数:551  发布日期:2008-06-1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山区城镇建设应加强地灾风险管制特派记者刘振国、郑荣、丁全利报道,5月17日召开的国土资源部“5·12” 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会商会上,中国地调局副总工程师、水工环部主任殷跃平,国家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等专家提出,在未来几年,四川震区可能进入地质灾害高发期,应加强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断裂等基础性研究和地质灾害研究,同时加强山区城镇建设的地质灾害风险管制。殷跃平有些遗憾地表示,他一直在关注岷江、龙门山地区的地质监测及山体震动情况,但没想到这次的大灾来得如此突然,危害如此严重。他认为,当前人们对汶川地震本身的关注度很高,但对其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视还不够。震区很多建筑物质量并不差,不是在震动中倒塌的,而是被滑坡等地灾摧毁的。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应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力度,为下一步的抗震救灾行动扫除障碍。殷跃平强调,地震区可能在未来几年处于地质灾害高发期,仅仅靠常识、制度管理远远不能胜任地灾防治的艰巨任务。长期以来,受灾区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城区扩张很快,人口过多,城镇建设相对无序,缺乏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也是导致这次地震灾害这么严重的因素之一。殷跃平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加大长江流域的地灾防治力度,全面掌握流域性、区域性的国家层面的资料和数据;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法规,禁止在滑坡地带开展建设活动;加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研究人才队伍培养,缓解近些年地质构造活动断裂研究有所削弱,后备人才队伍不足的现状。黄润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据他介绍,在当地的一些山区,地形陡峻,土层松散,以页岩等岩性较差的岩石为主,稍有降雨就易造成滑坡。震后救援队伍进入汶川困难,就因滑坡阻塞所致。黄润秋认为,山区城镇建设要加强地灾风险管制,但这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2008.5.27,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