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铅梓矿打造生态文明矿山

浏览次数:570  发布日期:2008-08-27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记者王琼杰报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能不能融为一体,实现共同发展?江苏省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栖霞山铅锌矿的做法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他们坚持生态型开采,把地下矿产资源开采与地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打造生态型文明矿山的新路子。该矿的前身是建于1957年的南京铅锌银矿,地处南京市东郊金陵名胜风景区——栖霞山,与南朝古寺栖霞寺为邻。栖霞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两处。栖霞寺是古代“四大丛林”之一,在佛教界的宗教地位和历史地位都很重要。要保护好栖霞山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就必须有效保护好地表环境,在开发地下矿产资源时坚持生态型开采。近年来,该矿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加强对风景区地表的保护、以最小的生态扰动量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并遵从生态自然规律,使开采工程与生态环境自然融为一体。该矿首先从打破爆破方法入手,改过去的深孔爆破采矿为浅孔放炮采矿,有效地降低了爆破作业对地表的冲击扰动。为了有效保护地表,他们还改过去的空场采矿方法为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同时还对以前的老采空区进行了还欠帐充填处理。爆破方法的改变,起到了保护栖霞寺以及地表的作用,使用胶结充填采矿方法避免了风景区地表的塌陷。风景区的地表保护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地下岩层的稳定,该矿依靠科技进步,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合作进行了岩层稳定控制方法研究,建设了井下岩层稳定性与地表位移控制监测网,对地表进行观测。矿山与院校合作,不断进行膏体充填技术的试验研究,使充填体胶结强度提高。通过观测表明,风景区地表没有出现位移,实现了地下岩层和地表环境的稳定。随着开采深度的下降,现在该矿又与重庆大学合作开展了深部开采条件下工程地质力学勘察与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项目,分析工程地质力学条件的变化,对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重新进行优化,建立新的地表岩层位移观测网,以保证在新的条件下风景区地表的有效保护。(2008.8.7,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