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水源地争夺战

浏览次数:546  发布日期:2008-09-19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季义明矿泉水定义“矿泉水”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熟悉,是因为大街小巷里都回荡着叫卖“矿泉水”的声音;说陌生,是因为消费者对它的真正含义并不了解。其实很多人日常所说的矿泉水应该是“瓶装饮用水”,包括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纯净水、蒸馏水等。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1995)(以下称国家标准)中对矿泉水的定义为: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发掘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国家标准中还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标签上必须注明产地,并禁止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进行灌装。矿泉水的鉴定程序非常严格,需要由具有水文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对水源经过1年以上的动态监测,包括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水温和水量的变化,同时还要对水质的生化、理化和放射性指标进行化验,符合国家标准才能称为天然矿泉水,所以确定一个矿泉水源很不容易。根据国家标准,依据水中所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饮用天然矿泉水划分为银、偏硅酸、锂、硒、碳酸等几种类型。统计数据表明,含锶和偏硅酸的复合型矿泉水在全国分布最广泛,占95%以上;碳酸型(含天然二氧化碳气体)矿泉水分布次之,约占3%;其他类型的矿泉水相对稀有,所占比例不足1%。经过鉴定的矿泉水水源地有4400多处,分布数量较多的省份(超过200处)有山东、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福建、广东、江苏等,其中山东省水源地数量最多,有400多处,吉林省允许开采的矿泉水量最大,每天可开采39万吨以上。矿泉水的诞生19世纪,一些欧洲贵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饮用了一处矿泉水,发现其对泌尿系统疾病有疗效,便开始灌装生产,这种瓶装天然矿泉水一经问世,便立刻成为皇室贵族、商业巨子和政客们炫耀身份的奢侈品。现如今,天然矿泉水在西方国家依然是身份的象征。一瓶天然矿泉水的价格比碳酸饮料和牛奶都贵得多。中国第一瓶矿泉水产自青岛崂山。20世纪初德国商人在崂山投资建厂,最早的名字“ALCA健康水”,用玻璃瓶装。当时的青岛,大部分都是洋人和外地人,本地人口只占1/3。当时矿泉水价格昂贵,在青岛人心目中,将这种水与贵族化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刚开始,这种水在国内很少有卖,主要供出口,在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国内消费者开始普遍接受矿泉水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上海黄浦江的水遭到严重污染,水中散发恶臭,同时,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水体也出现问题,一时间对生活饮用水的担忧成为一种集体情绪。此次水污染却给矿泉水企业带来机遇,原来价格昂贵的矿泉水开始被消费者接受,人们认为装在瓶子里的水才是安全的。正是人们对矿泉水的信任,一些企业在高利润的驱使下,把自来水进行再加工生产纯净水,进行大批量生产。一场瓶装水市场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在第一次“水战”中,矿泉水无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当时,娃哈哈投入巨资竟拍获得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宣称经过几十层过滤,是最纯净的水,而农夫山泉则强调天然,“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句口号已经妇孺皆知。双方还互相在各种场合抨击对方,一时间瓶装水战场硝烟弥漫。后来,为避免“杀敌一千,自损三百”的尴尬局面,双方各自鸣金收兵,在纯净水和天然水领域奠定了各自的主导地位。而天然矿泉水市场开始不断萎缩,更有甚者,将天然矿泉水加工成纯净水出售,宝贵的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而大街小巷里,小商贩们打着矿泉水的名义在叫卖纯净水和天然水,让很多人误以为装在瓶子里的就是“矿泉水”。后来瓶装水市场又经历了品牌战、价格战等,让本来不平静的瓶装水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市场上出现了“太空水”、“离子水”、“深海水”、“富氧水”等名字,一瓶普通的水的名字让消费者感到越来越摸不着头脑。天然矿泉水经过几次水战的洗礼,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矿泉水水源地的“圈地运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水健康问题。矿泉水产业的基础是水源,是决定品牌的关键因素,优质矿泉水源必将成为饮用水行业争夺的对象。拥有好的矿泉水源,就会在今后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很多企业都深知这一点。在中国矿泉城——吉林省靖宇县,农夫山泉于2002年投资47亿元建成亚洲目前最具规模的瓶装矿泉水生产基地。同年,以生产纯净水著称的娃哈哈集团,也在此建起了年产10万吨的水厂,并在河北高碑店和山东泰山等地建有桶装水矿泉水厂。而在此前,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还就“纯净水”和“天然水”哪个更健康大打“口水站”,结果没多久,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就同在吉林省靖宇县投资建立矿泉水厂。此后不久,天津康师傅、吴太集团、北京大地远通集团、吉林森工集团及韩国星岛、NAPIA等都在吉林长白山地区投巨资抢占水源,建立矿泉水厂。不过,有些水厂由于公司战略发展原因,一直没有推出自己品牌的矿泉水,如天津康师傅,而且最近又因广告中宣称其矿物质水选用“优质水源”惹得一身麻烦。虽然康师傅早就在长白山区建成矿泉水基地,但是一直没有投产,市场上见到的康师傅矿物质水是用自来水过滤成纯净水,再由人工添加矿物质勾兑成,所以谈不上选用“优质水源”。虽然康师傅天然矿泉水已投产销售,但是只有少部分地区能买到。达能集团旗下的乐百氏在北京、天津、石家庄、武汉、长沙、广州、青岛、福州等城市均拥有矿泉水源地和水厂。号称华南饮用水业“三雄”之一的深圳景田公司以生产纯净水著称,近年来也开始进军矿泉水市场,已在北京、福建、浙江等地建立了矿泉水生产基地,一跃成为矿泉水的著名品牌。四川蓝剑饮品集团在西南地区矿泉水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其矿泉水年销售量由2003年的10万吨增长至2005年的30万吨,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年产量达100万吨的矿泉水生产线已于2007年开始正式投产,并宣称中国饮用水市场被纯净水、天然水垄断的时代己经结束。达能集团、统一集团、吴太集团、厦门惠尔康集团等都在为争夺全国的天然矿泉水源而不断努力,因为他们知道在水业市场下一轮竞争中,谁拥有优质矿泉水源谁就有了主动权。矿泉水水源地保护在国家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对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建立严格的三级保护区:(1)严格保护区,在水源地周围15米范围内,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不得放置与取水设备无关的其他物品;(2)限制区,在矿泉水水源。生产区外围不小于3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居住区和工厂、厕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并不得有破坏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活动;(3)监察区,其范围应根据水源的补给与分布而定,使水源免受污染。我国很多优质矿泉水源位于深山老林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吉林长白山区更是此类典型,由于清朝政府长达260多年的封山禁猎,使长白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了原始状态。在该地区的矿泉水资源被发现后,当地政府就成立了专门的矿泉水保护管理局,制定了该地区的矿泉水保护条例,划定了矿泉水自然保护区,这在全国都是首例,当地政府对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不仅使该地区的矿泉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该地区的中国矿泉水之乡——安图县和辉南县投资矿泉水产业。矿泉水源地如果保护不好,对水源进行过量开采或者水源遭受污染,都会阻碍对矿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天然矿泉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允许开采量进行开发,是可以永续利用的。因为矿泉水是地下深循环水,一旦开采过量,就会出现“断流”,导致其他水体侵入该循环,破坏其原有成分甚至污染原来的水体。在前几年,山东、黑龙江等地都出现过该情况,在短时间内都很难恢复。矿泉水市场展望我国矿泉水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巳经基本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川滇、吉林等矿泉水产业基地,这些地区在产销规模、设备工艺、物流水平和生产管理方面都处于业界前列。在前几年的水战之后,天然矿泉水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纯净水行业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矿泉水的需求逐渐升温,从近几年的矿泉水消费量可见一斑。据统计,国内矿泉水市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2007年天然矿泉水的开采量在1800万吨以上。近年来国内开始出现高端瓶装矿泉水,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如广西的“巴马矿泉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等。“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由于其水源地所处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水质特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并且采用德国先进的矿泉水生产线,产品得到了国内中高端市场的认可,并在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的世界级矿泉水品牌。这些高端矿泉水品牌的出现打破了国内高端矿泉水市场由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这也是我国矿泉水产业崛起的一个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科学健康饮水的意识也不断增强,矿泉水产业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是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雷曾说过:“健康饮水的概念需要市场行为来推动。“并且他一直坚信:天然矿泉水必将成为我国饮用水市场的主导产品。”(2008.9.2,中国矿业报,C1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