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年以来三峡地区地壳有升无降

浏览次数:492  发布日期:2008-12-10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岩溶地质学者研究武隆典型喀斯特系统后认为记者滕艳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陈伟海等对武隆喀斯特研究后表示,武隆喀斯特以独立发育的诸多包气带喀斯特系统为主要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新近纪末期(约300年)以来,武隆地区乃至三峡地区的地壳运动过程只有上升没有下降。重庆市武隆县与长江三峡紧邻,喀斯特分布面积约占84%,其中最具典型意义和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价值的是天星竖井—芙蓉洞,天坑三桥和后坪三个喀斯特系统。朱学稳、陈伟海等人对这三个独立系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上述结论。朱学稳介绍,武隆三个喀斯特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地壳抬升性质解读意义,其中以天星一芙蓉洞喀斯特系统特点最显著。“在天星—芙蓉洞喀斯特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竖井其垂向通道向横向或斜向的转换点,都惊人一致地分布在400米~480米高度上。”朱学稳说,“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三个喀斯特系统发育的主要场所均是独立发育的诸多含水层的全包气带,而且不同喀斯特系统间的结构与形态组成差异甚大。现代包气带的厚度自河谷岸边到支流的中段和源头递减,即约为1000米、650米和450米。这表明在地壳抬升条件下,含水层包气带便是喀斯特作用最为活跃的场所。”朱学稳、陈伟海等人对三个喀斯特系统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所在地区自新近纪末期以来,地壳运动以上升为主,没有下降过程,分布于深切峡谷相对高度130米~300米间的大型成层性洞穴,主要发育于中更新世。其中,前80万~100万年为持续上升;继后是间歇性拾升与相对稳定,形成成层性的大型洞穴。长江三峡的形成及其地壳抬升性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我国地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往研究多以地貌,特别是河谷阶地的调查、对比与分析为依据。朱学稳、陈伟海等人首次从喀斯特发育的角度,为邻近长江三峡地区的地壳抬升性质提供新的依据:在长江三峡地区。洞穴系统的主要结构为“L”形,层状大型洞穴,主要为流出型洞穴,多分布在当地现代排水基准面以上150米~300米内。(2008.11.29 ,地质勘查导报,3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