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化”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新机制

浏览次数:609  发布日期:2009-07-22  分类:综合
     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地质找矿的成果载体和重要基础要素。目前,地质找矿资金投入、人才技术、资料信息等要素分散,已严重制约了地质找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增加国土资源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与地质资料信息等公共服务产品匮乏,形成了明显的不适应。徐绍史部长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这为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构建服务新模式和新机制,指明了方向。结合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学习调研情况,谈几点认识体会。 “两化”是信息产品积聚挖掘与服务机制创新的过程 集群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产业集群是指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实质是通过制度安排,促使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个产业的高集中度。“两化”之一的集群化,是实现产业链延伸与高集中度的过程。 产业化是指通过制度创新,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就是通过构建共享机制、搭建共享平台,汇集、整理、挖掘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延伸产品链、提高服务集中度、提高服务规模效益的过程。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就是通过服务机制创新,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信息服务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 集群化是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化是集群化的必然结果。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目标是:通过集群化丰富服务产品、优化服务组织,形成品牌、规模与集聚效应,通过产业化创新服务机制,解决当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成果显示度不够的问题。 推进“两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 近年来,虽然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地质资料信息汇交的数量与质量离法律法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资料信息分散、集成整合程度不高,信息产品深度加工不够、产业链短;二是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服务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服务面窄,缺乏服务主动性和激励创新机制;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加强公共服务与国土资源公共服务产品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急需加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程度,探索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途径,更好地满足快速增长的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需求。 一是顺应当代信息服务发展趋势、充分挖掘地质资料潜在价值的需要。当前,许多国家制定了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建设计划,汇集全国范围的地理空间数据,促进本国空间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共享使用,为各类用户提供更加方便、高效服务,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未来空间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国内空间信息产业也呈加速发展态势,北京市等地方政府陆续开展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英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大地质计划”(ONE GEOLOGY),就是要推进全球范围内地质图空间信息的共享,目前已得到欧共体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也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作出了承诺。地质资料信息作为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当代信息服务发展趋势,强化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在空间信息集群化和产业化方面发挥先导作用。 地质资料信息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6000亿元,已形成各类成果地质资料百万余种、原始地质资料数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以及数千TB的数字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表明,即使按最小价值计算,地质图的价值是填图成本的25倍~36倍。实施集群化、产业化战略,可以提高地质资料挖掘深度和利用率,充分挖掘地质资料潜在价值,提升服务规模和服务水平。 二是构建集群式地质资料信息大服务体系、解决信息服务产品分散和数量不足的需要。当前以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为主、强调纯公益性服务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地质资料信息专业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实施集群化、产业化战略,有利于促进服务主体由单一向复合转变,构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社会团体、商业机构多元联合,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公共服务产品与专题服务产品并举的复合集群式服务体系。通过集群化创新大服务体系,整合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功能,把分散异构的数据信息加工为标准的服务产品,形成规模效应。 三是构建地质资料服务新机制、激发服务动力的需要。公共产品的服务效率低下是一个公认的难题。产业化则是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实践证明,高端增值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应引入商务伙伴来运营。如美国地调局商务伙伴(USGS Business Partner)通过开展地形图、数字地图、地理数据、航片和图像等产品的销售来实现产业化的目标。美、英、澳等国家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商业性服务机制。 实施集群化、产业化战略,有利于构建地质资料服务的新机制,促进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解决地质资料服务的动力源问题。通过产业化创新需求导向机制,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对地质工作部署起到倒逼和引领作用,促进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解决服务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211”工程,加快“两化”进程 当前,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一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制度。二是形成了较完备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三是具备了较成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技术支撑。四是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形成与发展、上海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关键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抓好三个环节:明确谁来提供服务,即建立集群化的大服务体系;用什么样产品服务,即积聚丰富服务产品;以什么样的机制服务,即创新产业化的服务机制。为此,要围绕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的重建,改革工作流程,抓住关键环节,处理好产业化与公益服务的关系。 总体思路是: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211”工程,即夯实“两个基础”——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集群体系,丰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搭建“一个平台”——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构建“一个机制”——创新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服务新机制。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构建集群化服务组织体系。建立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核心服务结点,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和地调局六大区地调中心为骨干结点,多元化专业服务单位为专题服务结点,依托现代信息网络共享服务平台,重要和综合信息适度集中、地区和专业信息多级分布、分工明确,适度集群与多极分布相结合的集群服务体系,形成集群化服务的平台和环境。 加快地质资料信息资源清理、聚集与挖掘,进一步丰富服务产品 一是创新汇交机制,强化汇交管理,确保资料来源。依法开展地质资料汇交专项检查,严格汇交数量、质量和期限要求。构建“四个机制":一是资料汇交与承担财政项目挂钩机制(资料验收管理纳入项目成果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与资料汇交管理一体化的大项目管理体制;项目经费分期拨付、建立地质资料汇交保证金制度;资料汇交与单位资质评价考核挂钩、建立单位资料汇交诚信数据库并适时公布);二是地质资料汇交与矿业权配置审批挂钩机制;三是工程类地质资料汇交与建设用地审批挂钩机制;四是资料验收合格率与收取检查验收费挂钩机制。 进一步发挥全国地质资料馆业务指导作用,采用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地质资料汇交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尤其要强化电子文档汇交业务培训,提高汇交质量;探索将重要原始资料汇交内容纳入成果资料汇交途径。 二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资料数据聚集与挖掘,丰富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加快实物、原始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建立目录数据库和重要实物、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库;加快推进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和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重要钻孔地质数据库等建设;加强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的深度开发,增加服务内容与数据项,进一步明确全国地质资料目录建设维护责任单位;及时编制发布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指南。 围绕重要成矿区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矿业权管理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开展专题性地质资料深度综合开发利用。一是配合找矿突破,组织专门力量,围绕重要成矿区和老矿山深部和外围,开展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再开发和综合编研,加强原始地质资料信息的筛选、提取和各类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地、探、化、遥等多元数据信息叠加处理,扩大异常显示,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二是服务扩大内需,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带),进行避让重要矿产地、重点勘查规划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工程脆弱区等相关资料信息集群开发,建立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带)专题信息服务系统,延长产品服务链。三是围绕矿业权管理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工作需要,及时编制不同专业、不同矿种、不同区域专题服务数据库,开发区域地质矿产图系列产品,及时编制区域专题服务成果。 加快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全国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核心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体建设,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的全国集群平台,构建以国家级、省级和专业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主体的网络服务与信息共享体系,建立与地质图书、档案、文献及国际地学信息机构的开放式交换机制。学习上海地质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经验,系统设计规划,聚集建立全国重要城市、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线)地质数据中心服务系统。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应该积累存储全国所有的原始资料、实物资料(专项清理后)和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资料数据库、实物资料影像数据库,以及成果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和大量专题数据库和数字产品。是集地质专业人才、资料管理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于一体、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服务机构。 构建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服务新机制,满足多元化需求。树立大地质观与大服务观,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以政府管理工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导向,加大成果服务宣传,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反馈机制,进行用户和产品分类分级;探索地质图件专业化处理、加工、咨询的公司化或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服务模式;丰富资料数字产品、数据处理、技术咨询服务等多元服务内涵,扩大服务面。 当然,还要防止因产业化,再度引来“公益不公”的质疑。不能以产业化代替公益服务功能,要明确公益服务是基础信息服务,是低端服务,产业化的部分是专题高端服务,是“量身定做”,是高附加值的服务,这部分服务当然要实行有偿收费。基本模式是“以公益服务带动专题有偿服务”。公益服务要及时向政府机构提供地质工作部署、进展和重大发现、等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各类比例尺非涉密的地质图、地球化学专题图、地球物理专题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地质工作成果信息;在china mining和PDAC等年会上发布,不断扩大地质资料的社会影响。 努力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 创新以服务为导向地质调查工作模式 现行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突出强调生产作业,“重过程、轻产品”,即把地质调查作为“前台”,而把资料信息服务当作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附属环节(可称之为“前厂后店”模式)。事实上,地质调查的最终目的在于提供和满足社会服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应该由“后台”走到“前端”,地质调查生产应作为“前端服务”的后台支持(称之为“前店后厂”模式)。因此,要真正实现地质调查工作由“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关键要改革地质调查主流程,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地质调查的需求就是地质资料服务,服务应该成为地质调查生产的基本驱动力(需求驱动要落脚到服务驱动)。由过去的“我做什么、你用什么”,到“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实现“以服务促生产”,通过服务端来检验地质调查成果的质量,从而对整个地质调查工作形成“倒逼机制”,创建 “服务型国家地质调查机构”,明确基础调查、矿产调查、环境调查和信息服务“四大职能”。 加强统筹规划。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分步推进。设立研究专题,结合地质找矿改革与发展大讨论、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和“十二五“规划编制,部署开展试点,研究出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推进实施“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和服务建设工程”。 形成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地质资料服务投入,尤其是地质资料信息开发投入。除国家要加大基础投入外,在初期还要设计促进机制。如专题开发服务取得了效益,国家可以相应的给予补贴、补助。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如政府采购公共产品服务于规划、建设),地方政府采购服务于地方建设的地质信息产品,改变传统的拨款投入方式,促进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除了经济上有偿外,还要给予其它激励措施,如评奖、晋升职称等。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实建强国家、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强化资料馆藏机构与信息机构的融合,提高资料数据加工处理、综合编研和专题服务能力,推进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一体化。 形成集群化产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信息服务产品具有无限复制的特点,信息服务产业化公认的难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要探索如何形成和拉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产业链,如建立合理的资质认证体系、建立服务加盟机制等。借鉴浙江水文队“打造一条产业链”的做法,在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准入门槛等方面做系统设计,在信息的形成、信息发布、信息使用等环节形成产业链,为产业化创造条件。一般来说,信息产业化的难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如果缺乏有效的权益保护措施,就难以推进。例如,英国数字地质图的使用就采用了许可证形式,用户必须购买许可证才能使用。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集群化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集群化才能形成产业优势,为产业化创造条件。目前地质资料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最大的瓶颈是保密政策限制和缺乏信息综合的机制,这涉及到地质信息资料的知识产权如何界定问题,有偿服务涉及产权等一系列问题。要加快推进地质图地理要素非涉密化处理,研究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服务绩效考评、阶段成果服务办法,建立地质资料数据更新与服务机制。研究建立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共享协议政策,为推进多单位、多部门、多专业、多领域、多层次分布的资料信息、人才、技术、装备的共享与集群综合,奠定制度保障。(姚华军 贺冰清)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7月20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