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防治,需要怎样的科技支撑体系?

浏览次数:585  发布日期:2009-09-1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与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对话 主持人:李桂芬  嘉  宾: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 胡时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 吴爱民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石菊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 我国防治地质灾害能力亟待提高 主持人:地质灾害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地灾防治非常重视。目前,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现状如何? 吴爱民:虽然地质灾害长期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直到20年前,中国老百姓才开始了解“地质灾害”这个词。1988年,国务院首次赋予原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职能,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始起步;2003年,我国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逐渐走向法制化轨道。 1992年,我国首次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编著完成《中国地质灾害》和《分省地质灾害图集》,并于2003年完成了1∶50万比例尺的分省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999~2008年完成了1∶10万比例尺的山地丘陵区164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调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4万处,为建立“县—乡—村—人”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和规划部署地质灾害监测试验基地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建立了地面沉降灾害专业监测网,上海地面沉降监测防治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启动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每晚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出,提高了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设计、施工和监理专业队伍体系,在突发性灾害应急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 胡时友:近年来,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委和单位,在地灾监测、预警和防治领域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国地灾基础理论和监测、预警及防灾技术研究还比较落后,现行的地灾监测、预警和防灾工作地区差异明显,离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系统群测群防、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全面减灾防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加强地灾调查与风险评估 主持人:防治地质灾害,地灾风险评估是基础,我们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吴树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国际减灾防灾战略的重要成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滑坡风险管理的推广与应用已成为热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相关的国际专题讨论会和推广培训会议,积极宣传讨论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成熟经验、技术方法和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研究早已展开,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的系统研究方面也有大量探索,但是至今国内没有正式出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要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定量计算评估为辅,提倡实用性的技术方法。 另外,为了能够显示特定区划水平要求的信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图应当以合适的比例尺编绘。根据目前全国地质灾害调查的进展情况,对全国或者全省而言,小于1∶20万比例尺的调查分布和易发性评价分区图是比较适合的;1∶20万和1∶5万比例尺的调查和初级到中级水平的危险性分区制图比较适合中国地市级和县市级的土地利用和防灾减灾规划;而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勘查、编录和危险性、风险区划制图只适用于重点城镇和国家重大工程场地。 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提倡推广应用GIS技术和RS技术。但是,目前熟练掌握GIS技术,又精通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的人才少之又少,还需要长期的,扎扎实实的努力。 石菊松:国内开展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研究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合理选用数据和关注数据精度。 数据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开展地灾风险评估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滑坡编录数据、基础地形/地质环境要素数据、诱发因素和承灾体数据。如何合理地选删和获取数据,保持数据的适用性、可靠性(精度)和时效性(更新),合理地表达空间数据和提高数据制图能力,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是制约风险评估精度的瓶颈,也是风险评估的关键难点。 目前国内完成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高易发区地质灾害详查并建立的滑坡编录数据库,是国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但也存在调查和编录的比例尺、精度的差异,而且研究程度有差异,如铁路、大型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区和城镇周边滑坡编录的数量、精度、滑坡勘查、基础环境条件等相关数据都具有较高的研究程度。因此,在滑坡风险评估的实践中,应结合具体的应用、经费、比例尺和精度要求合理地收集数据,对于具有不同研究程度的地方,建议采用不同层次和级别的风险评估方法。 首要工作是开展科技攻关 主持人:防治地质灾害,应用科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在科技防灾方面还需要开展哪些研究? 胡时友:结合探矿工艺研究所在地灾防治领域的实践,我认为,加大对地灾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的研究力度,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加强地灾监测、预警和防治的科技攻关依然是落实防灾减灾战略的首要工作。 而科技攻关工作的重点是: 第一,研究地灾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和新仪器。利用现代测量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重点研究高精度、大量程、低功耗、数字化和智能化、集成化的监测仪器。要不断提高仪器的长期可靠性、抗老化和抗干扰的能力,适应野外电闪雷鸣、风霜雨雪、日晒夜露等恶劣环境。在数据传输和供电方式上要能够满足应急抢险的特殊要求,数据传输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等灵活的通信方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滑坡光纤推力监测系统、岩土体含水量监测系统、大量程位移监测系统等地灾监测仪器大多具备了太阳能电池供电、手机和卫星数据传输方式兼容、通信组网灵活、数据采集频率可控、超限自动报警等功能,在三峡库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研制和大力推广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和可靠实用的群测群防监测仪器,提高群测群防工作的技术含量。 第二,加强地灾预警预报理论和方法技术的研究。要加强与地质、3S技术、气象、水文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不断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实时性和科学性,提高预报预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加强地灾防治技术的研究。在锚固技术、新型抗滑支挡结构、地下排水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加强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开发配套的施工机具。 石菊松: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加强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研究,尤其是西部地区复杂山体滑坡的成灾机理研究。去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高速远程灾难性滑坡,如绵竹文家沟/青川东河口等,这些地区震前都是相对平缓的河谷地带,地震诱发的高速远程滑坡将其掩埋,即使是震前开展灾害评估,也很难预料到这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模式;今年武隆“7·5”鸡尾山滑坡地区,从1994年起,国土资源部门在该地区进行了多次排查,圈出了危险区并对危险区内的城镇居民进行了搬迁避让,但对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高速滑动,形成破坏范围近1.5平方公里,体积700万立方米的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模式难以预料。那么,其他西部地区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安全隐患,武隆惨剧是否会换个地点或时间重演?因此,需要加强西部地区复杂山体滑坡的成灾机理研究,认识到其潜在的成灾模式。 吴爱民:地质灾害科学研究要瞄准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减灾工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组织科研攻关,解决关键问题。主要应进行以下研究: 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方法研究。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大中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填图,总结不同区域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方法,用于地质灾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理。 重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模式研究。针对典型区域典型灾种,建立自然、人为和二者复合作用下的地质体变形破坏机理模型,研究其发生发展的仿真模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方法,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研究适于野外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的自动监测与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技术(InSAR)、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土体含水量监测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推进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进步。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方法研究。研究各类地质体稳定性分类计算方法,开发防治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器具、新技术,形成灾害体治理的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技术标准,地质灾害监测站网建设标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标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技术标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标准,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治理信息化标准等。 构建应急响应体系 主持人:一旦地质灾害发生,我们需要快速响应。对此,又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石菊松:从2008年汶川地震和2009年武隆“7·5” 鸡尾山滑坡事件后,地质灾害的快速响应和应急救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许,大家还记得面对汶川灾区大量的滑坡/堰塞湖,CCTV每天滚动播报需要大量的地质灾害专业人员前去评估与提供技术处置的消息,虽然国土资源系统派出了几乎全部专业技术人员,但还是满足不了快速响应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从事地质灾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气候变化,地质灾害频发,建立专门的地灾响应体系很有必要,但主要是加强快速响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快速响应和应急制图/应急处置的技术设备的建设。 胡时友:四川丹巴县建设街滑坡、重庆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崩塌等突发灾害的抢险救援实践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在地灾发生后最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的调查(或勘查),获得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灾害的范围规模、变形破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为抢险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抢救、治理中强调“快”和“准”,需要地质、物探、遥感和钻探等多学科、多工种和多手段协作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根据本地区突发地灾的特点和依托单位的设备状况,有计划地补充、完善和提高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使之能够系统配套。如快速准确探测地下空洞、巷道分布的设备,地形三维扫描仪、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孔底电视、快速成孔的钻机和钻具等,同时要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吴爱民:迄今为止,我国地质灾害应急机构不健全,应急队伍应急装备不到位,远程应急会商系统不完善,应急培训应急演练不普及,亟待构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满足应急救灾需要。 构建地质灾害应急响体系包括组建工作机构、配置技术装备、构建信息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实施灾害应急等内容。 在地质灾害应急机构方面,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应急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专家队伍,负责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协调县级以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科普宣传、应急演练和应急救灾 在地质灾害应急装备方面,要配置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应急队伍,达到高效应急,实现科技救灾。 在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方面,要研发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数据库信息共享;研发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模式计算模型,借助三维动画技术,实现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动态模拟。 在地质灾害应急技能培训与应急演练方面,要结合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技能培训与应急演练,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9月10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