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646  发布日期:2009-10-1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徐绍史(2009年7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这次召开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系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我来参加这次会议,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今年形势比较严峻,情况比较特殊。第二,借这个机会看望大家。同志们长期辛勤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线,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作出过贡献,取得过成绩。今年上半年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借这个机会,我代表部党组,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汪民同志在会上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很全面,我完全赞同。两天的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同志们敞开思想,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统一认识,必将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掌握的情况,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谋划部署启动早,防治措施比较实,工作落实抓得紧 一是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举行会商、开展研讨等方式,积极谋划,深入研判,持续地部署工作,表现非常突出。二是通过应急排查、指导检查、群测群防和舆论宣传,摸清灾情,检查指导,有效地予以落实。三是通过建设“十有县”,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加强技术培训、研制仪器等,实事实做、虚事实做,确保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落地。 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部里调整了一批司局级干部,年初又召开了部机关2009年工作思路汇报会,各司局的工作出现一些新的气象。地质环境司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满意。 在这样的工作力度下,今年上半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0起,避免了2700多人伤亡和45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上半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死亡失踪人数下降18%,经济财产损失下降30%。由此可见,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有成效。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异常气候比往年同期偏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降水偏少。5月份之后,强对流天气出现早,强度大。5月9日—10日华北南部、黄淮北部、山东北部出现暴雨和大暴雨。5月27日—28日,河南西部、湖北大部、江西西部出现大暴雨。6月份也有4次比较大的降水,造成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十个省、区、市约2100万人受灾,死亡55人,倒塌房屋3万多间,造成经济损失50多亿元。6月21日“莲花”热带气旋在福建晋江登陆,6月26日,“浪卡”在广东惠州登陆,都造成了较大影响。从整个趋势看,七八月份还有比较大的降雨,主要的多雨地带,位于黄淮、江淮一带,洪涝偏重,黄淮、江淮、江汉、西南东部、东北东部都需要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沿海还要防范热带气旋造成的大风和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从气象情况看,异常气候情况偏重,引发地质灾害几率增加。 二是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地区地质条件更趋复杂。汶川地震以后,山体松动,岩石破碎,沟谷中堆积了大量松散堆积物,一旦遇到强降雨,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出现。四川、甘肃、陕西的地震灾区地质条件更趋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更难以判断。三峡库区也同样,整个库区涨落带为30米,对库岸影响较大,库岸再造需要3年—5年左右的时间。受水位的涨落影响,库岸可能产生崩塌和滑坡,除了对滑坡体上人员安全产生威胁外,对航道中的船只影响也比较大,大体量的岩石落江,造成涌浪将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 三是扩大内需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力度大。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超过7万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中央投资1000亿元,带动投资4000亿元,中央财政1.18万亿元要带动4万亿元的投资。丘陵山区大量的工程活动会对岩体、山体产生扰动,如果地质勘查工作不充分,施工不规范,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四是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和群众关注。今年上半年,西南、西北地区出现了多次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仅4月份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共16次批示,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4月份以后,重庆云阳凉水井滑坡和忠县黄金镇滑坡险情、云南威信、甘肃兰州滑坡,以及6月5日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大规模山体垮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和张德江副总理都作出了重要批示。今年以来地质灾害成为信访的一项新内容,媒体也对此高度关注,地质灾害已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个方面的因素,使得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我们一定要克服麻痹、畏难思想,进一步改进工作,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通过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好、抓实。 三、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务必落实,务必做好 (一)点面结合摆布好。既要面上展开,又要抓住重点。最大的面,就是广大的丘陵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常发的1640多个县。第二个面,是典型的两个地区:川、甘、陕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四个重点部位:城镇、乡村人口集聚区,重要交通干线,重要流域和重点设施。 (二)工作环节要衔接好。一是要及时会商。加强部门间和技术人员间的会商。去年我部召开的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邀请了气象、地震、铁道、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这些都是与地质灾害防治直接相关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会商。二是应急排查。一旦发现灾害迹象和动向,要迅速排查,特别是重点部位。三是监测预警。各种监测预警获得的灾情信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大意,不能掉以轻心。四是转移避险。这是防止群死群伤最重要的环节。五是抢险救灾。最重要的是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三)措施和责任要落实好。一是重点地区的指导督查要落实。二是“十有县”建设要落实。三是行政管理、事业支撑、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五条线要落实。四是乡镇国土所的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到位五项基本建设要落实。五是群测群防与专家结合要落实。六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落实。 地质灾害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就在一念之差,稍有懈怠、疏忽、大意,就会酿成大灾。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大意,千万不要有闪失。 四、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三点看法 (一)防治地质灾害是国土资源系统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无论是规模、强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被动的防治要做到位,另一方面要更加主动地研究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引导各种经济建设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 (二)防治地质灾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去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我们国家把公民的生命安全作为国家的最高利益来对待,并且贯穿到抗震救灾的始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防治地质灾害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艰苦工作,整个经济企稳回升。同时,基础还不稳固,不可预测的因素比较多,任务仍然很艰巨。中央要求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来抓。所以,我们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同志们一定要想在先、干在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扎扎实实把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摘自《国土资源通讯》2009.14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10月12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