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近在咫尺

浏览次数:377  发布日期:2009-12-2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简介
——访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高级地质公园主任杨家明及地质公园主任陈羽岚  记者:我们对香港地质公园充满好奇,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情况? 陈羽岚:香港地质公园基本都在香港市区的东部地区。两个园区,面积总共49.85平方公里。一个是西贡火山岩园区,另一个是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 记者:西贡火山岩园区的特点是什么? 陈羽岚: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世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柱。在西贡东部万宜水库到果洲群岛一带,包括海域部分,大约有100平方公里的大规模的酸性火山岩柱群,岩层厚度估计超过400米,石柱直径1米~2米,最粗可达3米。当你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竖立的巨大六方形岩柱和石墙,真的非常壮观,那些都是地质力量的作用结果。 记者:为什么说是世界罕见? 陈羽岚:主要是规模和岩性很特别。我们已经知道的绝大部分六方形火山岩柱都是由含硅质较低的基性玄武岩构成,如北爱尔兰巨人之堤。但酸性火山岩柱很少,中国的浙江临海、浙江衢州、吉林四平山门和香港是这种类型,但从规模看,香港的岩柱规模较大。 记者:这些火山岩的岩柱都在海边吗? 陈羽岚:是的。所以我们在香港地质公园同时能看到典型的海岸地貌。岬角环抱着海湾,岸线曲折,岛屿罗列。岬角处岸陡水深,遭受冲刷破坏,海岸被切割后退,发育有大量海蚀地貌。港湾内因有岬角为屏障,风平浪静,发育有堆积地貌。 港湾海岸在我国分布很广,比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秦皇岛山海关至辽西海岸均有分布,但是岩性多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但像香港这种由酸性六方形火山岩柱状节理构成的海岸地貌甚为罕见,是地质公园内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宝贵的地质遗迹,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功能。 记者: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的特点是什么? 陈羽岚: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香港大约4亿年的历史,主要岩石包括出露于黄竹角咀的砺岩、砂岩等,属于晚古生代泥盆纪陆相和浅海相沉积岩(约4亿年前)。另外有出露于马屎洲的二叠纪(约2.8亿年前)海相砂岩及泥岩和赤门海峡两岸的早侏罗世海相砂岩和粉砂岩(约1.8亿年前)。而出露于赤洲、印洲塘的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和角砾岩(约白垩纪晚期,显示当时属于干旱的陆相地质环境。出露于东平洲的是古近纪(约5600万~3200万年前)的粉砂岩和页岩,是香港最年轻的地层。这些沉积岩在不同的地质和地理条件作用下形成多样化的地貌景观。 记者:香港是用什么方法管理保护地? 陈羽岚:香港政府机构中,有个环境局,附属于这个局的渔农自然护理署具体负责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香港一共有24个郊野公园和4个海岸公园,对于这些保护地的保护和建设,一直有相关的法规,比如《郊野公园条例》已经出台了30年,《海岸公园条例》也出台了10年。按照这些规定,我们会对保护地进行管理、保护和执法,确保不会受到破坏。 另外,我们利用不同的展馆进行科普教育,也提供不同的康乐设施。 记者:既然已经是很成熟的公园管理,为什么想到设置地质公园? 陈羽岚:地质公园实际上就设置在郊野公园内,是郊野公园的一个部分。设置地质公园的初衷,在于我们想弥补原来对地质元素的忽视。郊野公园的建设比较强调保护生态,对地质景观和地质教育,一直没有引起关注。 记者:国家地质公园在中国诞生于2000年,迄今,内地已经评选了5批国家地质公园共182个,现在加上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这个数字达到183个。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在2009年产生,是不是受到内地的影响? 陈羽岚:最早提出设立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还是内地的科学家。2005年12月,内地的地质科学家和香港民间地学团体首次提出应该建设香港地质公园。而这个倡议很快得到香港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后来,在申办国家地质公园的过程中,我们还到内地考察了很多国家地质公园,比如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国家地质公园、房山国家地质公园、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等。也专门聘请了一些大陆地质科学家参与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申办工作。 记者:请介绍一下申报的情况? 杨家明:早于2007年,有个地方组织提交了第一份设立地质公园建议。由于方案涉及大量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设,与公众期望及地质公园的基本原则不符,并不为市民所接受, 公众、学者及环保团体对该计划采取保留态度。 其后在这年12月,香港立法会通过了一个在本港设立地质公园的议案。议案一经通过,香港环境局便积极研究在香港设立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并订立地质公园的目标及方向。当时环境局提出,香港地质公园的最重要目标是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界线必须通过客观和科学手段确认。2008年,经过认真研究,环境局确认新界东及北两区的地质遗迹,从独特性、代表性及可管理性皆达世界水平。 确认香港设立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后,在2008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访问国土资源部,表示有意向国家申请设立国家级的地质公园。这个建议得到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从此,香港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正式展开。 当时国土资源部给我们提出了几个申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地质遗迹应该由获认可的地质学家核实选点。第二,地质独特性及代表性必须使用国际标准,并与国际对比。第三,设立地质公园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为保证地质遗迹被有效保护和易于管理,要慎重进行保护区的划定及分级,小心确定地质公园的范围和确准的边界。第四,保护措施必须是实用及可操作。第五,希望香港好好设立地质公园,将来还可担当国内地质公园面向世界的对外窗口。 记者:除了申报中的评估研究,对香港公众的宣传做了什么事情? 杨家明:香港市民爱自然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并没有和地学知识、地质遗迹保护有更多的联系。我们在科普上做了很多的宣传工作。比如2008年我们制作了12集的科普短片,向市民介绍近在都市咫尺的地质遗迹。今年,我们推出了地质公园主题歌,在公共汽车上、船上反复播放MTV。演唱者都是小朋友,非常亲切。 记者:我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近在咫尺”,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杨家明:和人们印象中的地质公园不同,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距离市区不过15公里,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想要告诉市民的是,就在距离闹市这么近的地方,大自然留下了如此美丽的地质遗迹,要欣赏这些地质遗迹其实很容易。它是独特的地质现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 记者:香港将对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怎样的管理和监督?有什么具体措施? 杨家明:香港地质公园以现有的保护地法例为基础,由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执法及管理。香港地质公园以保护为先,尽量不在公园范围内加入人工设施。我们会以可承载量及公众安全作为提供设施的重要考虑。 香港地质公园按法例实施如同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在执行上可按景区的定位、值得重点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点及分布,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特别保护区和综合保护区。 记者:请具体介绍一下核心保护区、特别保护区和综合保护区? 杨家明:设立核心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尽量不受外界干扰,保留其天然原貌和形态。在香港地质公园火山岩园区内,核心保护区包括果洲群岛、瓮缸群岛、粮船湾花山向南坡面,保护对象是香港境内世界级六方形岩柱景观之中最壮观的部分;在沉积岩园区内,核心保护区包括赤洲和黄竹角咀,保护对象是香港沉积岩中最自然的部分。这些地方,除政府人员进行必需的管理、监察及研究工作外,基本上不鼓励大量游客进入。 特别保护区包括粮船湾万宜水库东坝一带、马屎洲、荔枝庄、赤门海峡北岸大部分。这些地方地质景观独特,交通便利,并且已设有一些基本的游客设施,承载力较高,所以适合作为户外考察及地质旅游的地点。现在将它们划为特别保护区,除了在现有基础,增添地质旅游及教育的内容,还能通过严谨管理将地质旅游规范化。进而进一步提升香港自然保护、教育及培训等工作。 综合保护区包括浪茄湾至大浪湾一带、桥咀洲、东平洲及印洲塘周边的地区。由于这些地点已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所以能为较大量的游客提供服务。在这里,除了保护地貌遗迹外,还需要保护自然生态及其文化资源。这里可说是核心或特别保护区的延伸,发挥保护和缓冲核心或特别保护区的功能。 记者: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政府、企业、民间各起到什么作用? 杨家明:政府起领导作用;企业提供不同的服务及支持赞助;民间对推动及公众参与起很大作用。过去我们的郊野公园全部都是免费的,由政府拨款建设。香港国家地质公园也一样,政府出资,向公众免费开放。 记者: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将在大众科学普及上做什么事? 杨家明:所有景区都有考察路线及考察指南。我们会开发5个不同深浅程度的解说材料,以切合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为普罗大众、学生及儿童提供简单易懂的地学知识。解说系统将与制作科普出版物(书刊和互联网)的计划共同配合。 记者:在地质公园建设上,下一步你们打算做什么? 杨家明: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园之际,就由香港渔护署代表特区政府与内地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日本系鱼川世界地质公园、英国里维耶拉世界地质公园及澳洲卡纳文卡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姐妹公园合作关系。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广泛学习和交流,提高管理水平、相互推广和促进资源共享。比如在香港特区政府渔护署同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的“姐妹协议”中,规定了四方面的合作内容——“辅助及促进科学及技术资讯的分享与交流,包括关于保护、管理、可持续发展及使用地质资源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辅助及促进研究、教育、职员培训、开发及管理计划、网络联系、宣传及两个地质公园其他相关活动的合作”;“透过传播宣传资料及介绍主要景观等,互相协助推广两个地质公园的活动”以及“双方协议的其他合作领域”。 我们还到有特色的世界地质公园去考察学习,希望能尽快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中的成员。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12月23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