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地质环境、把脉城市发展

浏览次数:562  发布日期:2010-03-03  分类:综合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长礼     城市人口密集,财富集中,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强,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强烈,地质环境的承载强度大,因此,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既是城市发展及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同时又对城市发展与功能发挥进行约束。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中心任务。 2009年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19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188个,为177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汶川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地质依据。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下一步又将如何部署?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室主任刘长礼研究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刘长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只有58个,到1952年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也只有9个。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数量已经发展到68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带),主要有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地质工作相对薄弱,从而出现一系列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迫切需要更详细的地质资料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支撑。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已连续开展了50多年,成果丰硕,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以北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大都市和以包头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城市供水水源地勘查、地下水开采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标志着新中国的城市地质工作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获得了空前发展,除进行为城市或经济开发区建设服务的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外,以城市为中心的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研究也全面展开,先后完成了80多个城市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评价以及京、津、沪等75个主要城市的水资源预测。1990年原地矿部环境司主编了《沿海主要城市水资源及地质环境评价》报告,对丹东、上海、青岛、厦门、珠海、北海等21个城市的水资源及地质环境进行了评价;1992年国家计委和地矿部环境司共同出版了《中国重点城市和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供水对策图集》,该图集包含了北京等25个重点城市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8个重点地区的图。 上世纪末(1998)至本世纪初(2004),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的地质调查队伍,开展了新一轮的环境地质调查,取得了多项重大的成果。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上海、北京城市地质三维调查项目。2004年,又启动了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国15个省市区196个主要城市调查,同时还开展了1∶5万环渤海、海峡西岸及北部湾等重要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 记者: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存在哪些不足? 刘长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城市地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民经济和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我国环境地质工作欠账较多,过去投入不足,环境地质工作未能完全满足国家、部门及社会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不断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重要经济区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不足,评价成果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及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的要求。如我国重要经济开发区、城镇地区、重大工程地区都需要1∶5万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但这方面的工作,远不能满足国土规划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预防的需要。 二是城市供水急需地下水作为后备水源地,绝大多数城市未进行专门地下水后备水源地勘查。我国以地表水供水为主,需要解决应急供水问题的地级及以上城市120多座,涉及人口2亿多。加强应急地下水源地勘查是城市应急供水的必然选择,但地下水后备水源地地质条件评价工作却未开展。 三是城市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土壤环境质量恶化,不少城市的“菜篮子”基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但由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调查评价,对相关情况并不了解,这妨碍了生态环境建设、国土规划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开展。 四是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不能及时共享,影响地质环境信息在城市或城市群区域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使用效率。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实施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城市或城市群区域的规划、建设与国土规划管理等,都迫切需要适时掌握地质环境信息;由于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及更好的生活环境,居民对诸如地质灾害、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信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我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未能实现及时共享,远远不能满足决策者及居民的要求。因此,急需多维环境地质可视化建模与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接口,建立环境地质信息平台,实现地质环境信息适时共享。 五是地质调查方式创新不足,需要开展城市群的环境地质立体四维调查填图。地质结构本身是三维立体的,而城市地质环境信息随时间在不断变化,需要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立体表达才能清楚。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往的地质调查成果几乎以平面图加剖面图的形式来展现,提供的信息不仅处于静止状态,而且是平面的。这不利于城市或城市群区域规划建设的及时决策。必须进行城市群地区新时期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通过建立城市群地区四维可视化模型,以展示城市群地区环境地质的立体信息。 记者:“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长礼:“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实施以来,共完成了包括浙江、云南、四川、甘肃、黑龙江、福建、河南、江西、海南、贵州、湖南、吉林、山西、安徽、广西等在内的15个省市区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5万地质调查,面积共12.2万平方公里,编制系列图件2100多张,建立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188个,为177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汶川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地质依据。 通过调查,初步查明了196个城市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资源衰减、特殊土分布、土壤污染、海岸线变迁等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其中,65个城市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共154处;129个城市地下水污染;65个城市土壤污染,共369处;存在特殊土工程问题的城市有56个,共278处。 同时查明152个城市地质灾害特征与发展趋势。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边坡失稳等在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共5140处,分布在87个城市;地面沉降109处, 分布在28个城市;地裂缝83处,分布在19个城市;地面塌陷685处,分布在55个城市;岸坡失稳及海岸侵淤积危害159处,分布在36个城市。不完全估计结果显示,各类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共计18799亿元。目前,仍有147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环境地质问题的威胁,如不采取防治措施,还将造成9067亿元的经济损失。 为146个城市地质灾害防治、128个城市地下水保护与污染治理、13个城市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对策建议;为75个城市论证了后备地下水资源208处,为43个城市未来垃圾的填埋处置初选了82个场地;从环境地质的角度,为98个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建设提出了建议。 该项成果已被哈尔滨、康定、昆明、南昌、兰州、攀枝花、宁波、天水等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用于城市规划修编、后备或应急供水的水源地论证、地下水资源保护、垃圾场地的选择、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记者:下一步,“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将会有哪些部署? 刘长礼: 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开展技术方法和专题研究工作,为查明全国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战略研究,提升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整体水平,为国土开发整治和管理、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具体来看,今年项目将完成广东、山东、河北、江苏、湖北、辽宁、陕西、重庆、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等13省市区101个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重点为摸清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家底与综合评价。主要任务为基本查明这些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体特征等地质环境背景;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了解主要地下水及地质景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水资源保证程度与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论证;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及损失评估,提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地学建议。     同时,将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图集》编制、完善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与实现项目数据与成果信息网络共享、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编写等工作。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