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

浏览次数:691  发布日期:2010-04-1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进一步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决定,与相关部门一道,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201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04-13 15:00)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在主场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他们是国土资源部汪民副部长、铁道部卢春房副部长、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交通运输部周海涛总工程师、国家防办邱瑞田副主任。参加主场会议的有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同志,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下属环境监测院、航遥中心及其他直属单位同志,有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电监会、安全监管总局、民政部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我们特别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政府网等16家媒体朋友应邀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分会场,部分地方的市(地)、县(市)开通了分会场,全国参加此次视频 会议总计2651人。   (2010-04-13 15:04)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下面,我们请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同志讲话。  (2010-04-13 15:05)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  尊敬的汪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汛期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根据会议要求,我讲两点意见。  (2010-04-13 15:05)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一、地质灾害与防汛安全密切相关,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非常重要。  (2010-04-13 15:08)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我国地质灾害点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影响大,造成损失十分严重,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点。也与防汛工作密切相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局部强降雨、极端干旱和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并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呈频度增大,强度增强等趋势。此外,随着社会发展,修路、开矿等大量人类活动也一定程度加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据近五年来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死亡人数1260多人,其中山洪、泥石流达到579人达到77%,而且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不仅导致人员伤亡,而且常常直接毁坏防洪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此外形成堰塞湖,或者形成涌浪,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后果十分严重。如2009年7月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发生泥石流,形成堰塞湖。2008年5.12汶川强烈地震形成唐家山等113座堰塞湖,由此可见地质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洪密切相关,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实现防洪保安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2010-04-13 15:10)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国务院领导历来高度关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近年来多次做出明确指示,遵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我们编制了全国山洪防灾工作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又共同启动了全国103个县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完善暴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编制防御预案,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等措施为主的试点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为我国山洪增强防御项目建设实施积累经验。  (2010-04-13 15:12)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二、加强协调配合,全力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去年汛期以来,我国天气形势异常,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正在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区3月份出现汛情,今年防汛减灾形势不容乐观,今年气侯条件有很大不确定性,黄河、海河、珠江、长江上游发生极强降雨和大洪水情况可能很大,东南沿海可能遭受台风灾害,因此认真做好汛前各项准备,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和配合,共同防范地质灾害十分重要。  (2010-04-13 15:17)   [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  一是要加强隐患普查,科学规划和治理。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十分复杂,全面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普查十分必要。在普查基础上,科学编制规划,及早开展治理。二是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目前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已经进入汛期,全国其他地区也将陆续进入汛期,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进入多发、高发期。今年江西上饶、湖南衡阳、云南怒江等地区已经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并且造成人员伤亡。各地要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御责任制,修订完善防灾减灾预案,落实抢险队伍和必要物料,特别是预报有降雨发生的时候,要增加巡查人员,加强巡查次数,加大巡查范围,确保及时发现灾情险情,提前发出预警信息,果断转移可能受威胁的群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山洪地质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选择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在全社会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培训和演练,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学校,入户到人,增强群众防灾意识,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成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四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防灾工作,国家防办将与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强沟通,联手防灾减灾,提高我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志们,今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谢谢大家!  (2010-04-13 15:18)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同志们: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复杂,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频繁,给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提高公路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公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我部高度重视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总结各地经验,制订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技术规定,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安全我部要求,在公路设计、建设和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04-13 15:24)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一、严格设计审批,切实把好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源头关  (2010-04-13 15:26)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近年来,我部在公路设计中大力提倡“地质选线、环保选线”的新理念,通过合理选线,彻底避让重大地质灾害点,尽量避让一般地质灾害点,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公路基础设施和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严格要求各地加大工程地质勘察深度,采取合理可行的处置方案对灾害进行治理。如公路穿越滑坡体时,采用设置抗滑桩、挡墙等支撑设施,保证路基稳定性;公路穿越泥石流的路段,采取在路基上游设置拦挡坝,加大桥涵孔径、疏导下游排导渠道等措施;公路穿越易崩塌区域,采用清理危岩、设置主动拦石网等措施,有效防范或减轻了地质灾害破坏程度。  (2010-04-13 15:26)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二、重视科技研究,有效提升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2010-04-13 15:27)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近年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对防灾减灾工程的支撑保障作用。在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中,明确提出了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指标要求。在建设管理中,对地形地质条件较差、工程建设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路段,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严格按照工序工法要求,先支户、后开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在四川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中,我部及时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区公路灾害技术调查与评估,组织修订了《公路桥梁抗震细则》,完善了抗震性能要求,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力知道了灾害公路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在干线公路灾害防治中,研究制订了《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作技术指南》,组建了技术专家组,对防治工作进行跟踪研究,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全国灾害防治工作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工作。“十一五”期间,我部组织开展了数十项公路机制灾害相关课题研究,深入探索公路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破坏形态,建立完善了灾害识别、评估和处置技术,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2010-04-13 15:27)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三、组织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提高公路防灾减灾能力  (2010-04-13 15:28)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十一五”以来,我部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启动了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采取先试点后推开和典型示范工程的方式,在国省干线抵制灾害频发路段,增设和完善公路灾害防护设施,采用工程措施,对公路边坡、路基、桥梁的构造和排(防)水设施进行综合处治。截至2009年底,我部已累计投入专项整治资金8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3.46亿元,安排28个省(区、市)349个项目,处治灾害路段8228公里。通过实施专项工程,受灾路段的灾毁损失明显降低,公路的减灾能力、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如福建省2006年安排的政治路段,经受住了近年来的多次强台风、强降雨的考验,未发生一次公路阻断,塌方量由实施前2006年的6.9万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600立方米,经济损失由2000余万元下降为63万元。湖南省实施灾害防治的7个项目在开工建设均是地质灾害严重、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的路段。实施灾害防治工程后,权限灾害得到了根本性治理,路基边坡是保持稳定,没有发生一起因公路灾害引起的安全事故。湖北省将削坡土方合理用于公路沿线绿化,减少了废弃土方。共植树6000余株、竹子1500余颗、撒播树籽50余亩,地表固化60余亩,退耕换林20余亩,有效防止了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同时避免了再次发生新的公路地质灾害。  (2010-04-13 15:28)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受灾公路安全畅通  (2010-04-13 15:29)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我部坚持将公路地质灾害防治与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总结规律,制订措施,着力构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我部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公路防灾养护标准和工作要求。在地质灾害易发路段设置警告标志,给司乘人员醒目提示,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此外,每年汛期前我部均下发专门通知,对年度防汛抗台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提前部署,并在汛期前组织专项督察,有效促进了各省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我部每年安排2亿元公路灾毁抢修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各地灾毁公路抢修保通工作,并根据各地受灾情况,派出工作组帮助开展公路抗灾救灾工作。各地公路管理部门按照我部要求,在汛期前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巡查、排险和加固,认真落实救灾资金、物资、设备、车辆、人员等储备要求。灾情发生后,根据先重点后一般、先干线后指线、先通后畅的原则,在灾毁路段及时设置指标、警示等交通标志,合理安排绕行线路,帮助疏导交通,保障通行安全,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2010-04-13 15:29)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五、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应急处置能力  (2010-04-13 15:30)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  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是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也是各级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地质灾害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入总结和系统评估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工作,我部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了应急运行机制,提高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组建了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加强对全国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网的运行监测。建立了与国家气象局的合作机制,及时发布公路气象预警信息,使受灾地区在第一时间掌握恶劣气象和地质灾害动向,增强各地应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2009年,我部共发布了360期公路气象预报和21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编写路矿信息快报40期,发送路矿短信3万余条,确保了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展开。同时,我部积极落实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力量体系有关工作,指导地方加快公路交通应急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不断推进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从保稳定、惠民生、促和谐的高度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公路畅通和生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保障。  (2010-04-13 15:30)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下面,有请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同志讲话。  (2010-04-13 15:33)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尊敬的汪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  (2010-04-13 15:33)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地质灾害是我国汛期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财产损失,其发生与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工作,一直将其列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除不断完善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之外,还加强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气象服务等工作。国土资源、气象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的合作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向国土资源部门对气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2010-04-13 15:34)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为了做好今年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从气象服务角度谈三点意见:  (2010-04-13 15:35)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第一,今年我国天气气侯特征及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  (2010-04-13 15:35)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伴随着全球气侯变化异常,我国的极端气侯事件也频繁发生,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天气气侯总体呈现出冷暖不均,旱涝并发特征,西南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持续至今,东北、华北发生低温灾害,北疆雪灾严重,江淮、江南降水异常偏多。近日江南地区出现强降雨,受气侯、天气条件影响、新疆、湖北等地陆续出现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呈现早发、多发态势,这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态化提出了要求。据预测,2010年夏季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江淮至华北南部地区,预计2010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比2009年增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方面需重点关注夏季后期到秋季中期热带气旋影响的范围。  (2010-04-13 15:37)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另一方面,也要重点防范长江中游地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以及四川地震灾区阶段性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总体来说,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比2009年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气象部门将加强对天气气侯条件的实时监测,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准确预报预警信息组织各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04-13 15:38)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第二,进一步深化合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报预警工作水平。自2003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以来,经过双方努力,相关预报预警技术不断完善,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发挥效益越来越明显。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260地级气象局联合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开展业务,在2009年汛期,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发布40期地质灾害预报,警报一期。各地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发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据国土资源部门评估分析,避免地质灾害209起,减少经济损失1.6亿元,四川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7起,避免伤亡人数达5797人,但是,此项业务也仍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对降水诱发地质灾害机理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和方法有待完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促进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水平的提高。2010年,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交通和沟通,强化双方在信息共享、预报预警会商和科研工作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  (2010-04-13 15:40)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第三,继续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服务工作。在2009年重庆武隆山体倒塌等灾害应急处置中,气象部门及时启动有关应急气象服务预警预案,赶赴灾害现场,了解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利用移动雷达、自动气象站开展现场气象观测,并加强灾害发生地点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会商,多次向灾害应急处置指挥人员提供精细化的天气实况报道和预报服务产品,为灾害应急处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10年,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应急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更加精细、更加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同时,也希望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向气象部门通报地质灾害发信息,并提出应急处置气象服务需求,以便我们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汛期即将来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气象部门将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全力以赴做好相关气象服务工作,衷心希望在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领导下,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谢谢。  (2010-04-13 15:42)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请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同志讲话。  (2010-04-13 15:44)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尊敬的汪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做个发言,首先,代表铁道部及铁路企业感谢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对铁路工作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感谢国土资源部和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对铁路建设用地审批,地质灾害预防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0-04-13 15:44)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目前,全国铁路营业历程达到8.6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有6552公里,正在建设的新线铁路3.1万公路,其中隧道有6000多公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铁路建设任务。面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繁重任务,铁路系统始终把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摆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针对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特点,在铁路建设中强化了地质灾害规避措施,在铁路运营中加强了信息保障运营安全措施,较好的防止了地质灾害对铁路的严重影响。  (2010-04-13 15:45)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一、清醒认识地质灾害对铁路安全的重大影响。  (2010-04-13 15:46)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和影响持久的特点,对铁路安全威胁很大。比如,近年来在铁路建设中遇到了严重影响,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推进。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大部分区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难度很大。去年7月29日,南京铁路局一列运行中旅客列车脱轨,造成人员伤亡,中断行车13个小时特大事故。也是因连续降雨、山体坍塌造成的。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交通工具,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2010-04-13 15:46)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长期以来,铁路系统始终强调工程质量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从铁路工程项目的选线、选址技术标准上要树立规避地质灾害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单位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了各个层面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和工作任务,千方百计减少地面沉降、暴雨、塌方、泥石流、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和铁路运输的影响。特别是面对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地面区域沉降等地质灾害研究和攻关,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奠定了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基础。  (2010-04-13 15:48)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二、完善落实从源头上防治地质灾害的规章制度  (2010-04-13 15:49)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一方面制订完善预防地质灾害的建设标准,一是落实全过程、全方位防治地质灾害的要求,在高原铁路、高速铁路、既有线提速铁路、重载铁路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标准中,对地质灾害防治做出详细技术规定。二是努力从项目规划设计上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坚持铁路项目在科研阶段,开展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价,设计选线时尽可能避让重大不良地质地段,在无法避让时采用一次性根治的原则指导设计,不给施工和运营留下重大安全隐患。贵州至广州等铁路项目都较好的落实了地质选线、环境选线的要求。三是全面实施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技术标准,强化不良地质的勘察评估。四是针对自然环境及气侯变化影响,修订完善防洪排水标准,制订大型临时设施建设标准,涵洞防洪由50年提高到100年,测沟和排水沟由25年提高到50年,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010-04-13 15:49)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另一方面,全面落实预防地质灾害的管理责任,一是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和运营单位安全责任。二是加强工程风险管理,对高风险隧道、大型基础开挖、基础桥梁进行风险评估、防范和管理。三是大力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全面推广先进管理模式,构建安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四是基础运营防洪安全管理,铁路运输部门以高速铁路、高原铁路、山区铁路为重点,制订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及时控制列车速度,全面落实汛期防洪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防洪预案无缝衔接、防汛信息互通共享,形成分工明确、措施有力、保障到位的全员防汛工作局面。  (2010-04-13 15:56)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三、切实做好区域性、季节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04-13 15:57)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在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一是抓好西南地区隧道建设的安全,铁道部成立隧道技术攻关组,在铁路高风险隧道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优化工艺,专业化队伍施工,完善应急预案等机制,提高高风险隧道施工技术,顺利贯通八座一级风险隧道,为其他高风险隧道建设提供有益经验。二是加强对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冻土路基监控。三是加强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隧道修建技术和华北地区地面区域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在季节性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主要是抓好汛期运输安全,一是每年深入开展汛前大检查,有针对性的对严重病害和排水系统的缺失进行预防性整治。二是落实防洪应急预案,确保铁路受到地质灾害影响时,抢险人员、材料、后勤保障到位。三是严防死守,加强重点阶段巡查,严格实施扣车、停车、拦车制度。四是强化信息值守工作,布局站、段主要领导带班值守应急,一旦发现问题,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组织抢修,全力保障行车安全。  (2010-04-13 15:57)   [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  下一步我们要学习各部委好的做法,抓好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初步考虑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铁道部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水文地质变化对铁路的影响,积极做好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建设标准,督促勘察设计单位落实避让地质灾害地段,确实避让不开的地段要强化安全措施,保证铁路少受地质灾害影响。三是强力抓好过程控制,各铁路局应加大营业铁路地质灾害检查、监测和评估工作,全面治理灾害重点处所,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对在营业线两侧及安全保护区内乱耕、乱建、乱采、乱挖,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活动,坚决予以制止。四是抓好雨季防汛工作,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工作,备足防洪物资和料具,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2010-04-13 16:01)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下面,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同志讲话。  (2010-04-13 16:02)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2009年工作,研判形势,全面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10-04-13 16:03)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今天的会议邀请了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联动,大家共同努力持续深入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刚才,国家防办邱瑞田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周海涛总工程师、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铁道部卢春房副部长都作了重要的讲话,部署了相关领域相应的重要防范措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都非常赞成。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对以上各部门,还有民政部、住建部、三峡办、地震局、电监会等有关部门,多年来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受徐绍史部长委托,我讲四点意见。  (2010-04-13 16:04)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一、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0-04-13 16:05)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2009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共发生地质灾害10840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有197起,共486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7.6亿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防灾形势严峻,分别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134起、205起。二是西南山区是高发地区。重庆、四川和云南共发生地质灾害2217起,301人死亡和失踪,分别占全国的20%和62%。三是在建工地因灾损失比较严重。四川省在建工地因灾死亡失踪106人,占全省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的67.5%。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国土资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04-13 16:06)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一是实现“两个下降”,2009年,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09起,避免人员伤亡1433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与2004-2008年全国平均数相比,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31%和41.5%(不包括汶川地震的统计数据)。三峡库区已连续6年实现地质灾害人员零伤亡。  (2010-04-13 16:06)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二是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肯定。去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34次重要批示。其中,针对三峡库区,李克强副总理2009年11月9日批示:三峡试验性蓄水以来,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方面就防治地质灾害做了大量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应将三峡库区作为全国地灾防治的重中之重,并做好退水期间对消落情况的严密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010-04-13 16:0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针对全国工作,李克强副总理今年1月15日批示:去年地质灾害多发,防治工作及时、有力、有效。今年的形势依然严峻,要始终不懈地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回良玉副总理2009年7月2日批示: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很明显,国家防总在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  (2010-04-13 16:0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好落实。  (2010-04-13 16:08)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三是社会群众媒体反映较好。特别是财政部和我部启动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后,众多群众反响强烈、社会高度关注,一批危害性大的特大型地质灾害陆续得到治理,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今年二月湖北黄石市万余名群众签名感谢我们对黄石市板岩山特大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工作部署到位。2009年2月,我部召开工作思路会,明确全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思路。汛前及汛中,多次召开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参加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思路大讨论、务虚会、研讨会,探讨近期和长远目标,探索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机制、新思路、新办法。各地共召开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69次,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精心安排。(二)责任落实到位。一是落实责任。强化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明确分管责任,落实工作责任,抓实直接责任。二是公开公示,我部建设完成了涵盖全国1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信息的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三是督促检查,分别于汛前和汛中,派出由部领导带队的14个工作组,对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两轮专项督促检查。(三)快速反应到位。一是驻守指导,2009年汛期,专门抽调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驻守地震灾区,协助和指导工作。二是会商指导,通过卫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对重庆云阳凉水井滑坡、陕西略阳凤凰山滑坡进行现场研判和指导。三是第一时间派工作组指导。2009年,我部直接派出63个工作组,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派出工作组740个,指导地方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四)应急机制到位。 一是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建设。编制印发《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建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中心。二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聘请36名国内知名专家为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各省(区、市)共明确1711名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三是统筹部系统内各种应急资源。部系统19家单位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人员和设备统一调配。四是在气象部门大力支持下,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推广至市、县。全国223个地(市、州)、1035个县(区、市)也在各自区域内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五)群测群防到位。一是强化体系建设。开展以县(区、市)为对象的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首批已达标的321个“十有县”已于2009年12月公布。二是强化科技。全国共安装10万余套裂缝报警器和滑坡预警伸缩仪,监测效率和预警水平比以往明显提高。三是强化宣传。汛期前印制下发100万张防灾避险宣传画和50万套宣传册。四是强化演练。2009年,全国共计开展地质灾害演练586次。2009年,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险、连续奋战,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此,我代表徐绍史部长、代表国土资源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常年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04-13 16:09)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二、深刻认识2010防灾形势  (2010-04-13 16:11)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刚才许局长讲的两句话我印象很深,就是从气象形势分析看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比2009年严峻,任务比2009年艰巨。这两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南方地区,一方面,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和强热带风暴导致的暴雨,使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遭遇数十年一遇旱灾的西南地区,持续干旱造成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紧固性发生变化,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在北方地区,近些年连续遭受低温雨雪和暴雪冰冻天气,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冰雪融化、冻胀等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增多。西北黄土地区受长期干旱等影响,切坡建房和乱挖窑洞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随着雨水增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点多、面广的黄土崩塌灾害。黄土崩塌导致人员伤亡事件数量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灾情已从汛期扩展到全年各个时段。2008年11月云南楚雄发生群发性泥石流、2009年11月山西中阳和今年3月陕西榆林发生黄土崩塌事件,这都是汛期以外。所以,地质灾害防治不仅仅局限于汛期,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多雨湿润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应全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二)三峡库区和汶川地震灾区任务艰巨。在三峡库区,受水库正常运行后水位的来回涨落影响,面临着一个较长时期的库岸再造过程,将会不断产生新的不稳定岸段,导致新滑坡、塌岸的发生,使部分前期采用搬迁避让或群测群防措施未进行治理的崩滑体的复活并产生涌浪灾害。目前,三峡库区共有53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89万多人。从历史看,2003年、2006年、2008年分期实施的135米蓄水、156米蓄水和175米试验性蓄水,每次蓄水运行均导致约二百处老滑坡发生变形。防灾形势十分严峻。在地震灾区,受局地强降雨、余震影响,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成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剧,诱发、加剧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的数量和频率也将进一步加大。受植被覆盖、地形差异所限,还有不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或未被判识尚处于隐蔽状态。四川省地震灾区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1384处。根据审计署近期反映的情况,四川、陕西省个别灾区县还存在地质灾害治理进度不快、隐患点防治措施未落实等现象。特别要指出的是,三峡库区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工作又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大局,后果不堪设想。(三)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防灾压力剧增。这两年,各地上马了大量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果项目单位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勘查不充分、施工不规范、监测防范不落实,就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这两年,在这方面的教训特别突出。特别是众多位于深山峡谷中的在建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工程,由于原先都是无人区域,一般不属于地质灾害调查的范围,汛前排查和汛中巡查也经常忽视这些地区。因为我们调查巡查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没有人的地方就不去了,可是工程就是在这些地区,这是防治的弱点和薄弱环节。这些地方地质环境本来就脆弱,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之施工人员流动性强,对周围环境不熟,临灾避险经验不足,一旦灾害发生,极有可能是重大群死群伤事件。(四)防灾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重视不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于形式;工作中还存在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够准确、报告不及时等问题。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能力不强,以至于酿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予以研究解决。总之,对于当前防灾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牢牢把握防灾的主动权。  (2010-04-13 16:11)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三、准确把握防灾的关键环节  (2010-04-13 16:16)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键在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正确对待、行动上狠抓落实。  (2010-04-13 16:1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在思想上,一是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我说的麻痹,准确的说是麻木,年年防、年年干,老一套,好象觉得这些东西差不多了,存在惯性思维,出了大事就后悔莫及。由于这种惯性思维、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就容易导致工作走过场、不扎实、不细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时刻保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态,时刻绷紧防灾这根弦。正如徐绍史部长指出的:地质灾害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就在一念之差,稍有懈怠、疏忽、大意,就会酿成大灾。我有一年到一个地方去,两个村民组,同样的大雨,后面都有一个泥石流,一个组撤下来了,另一个组没有动,就是因为那个组想不至于,在晚上两三点的时候,在山区大家住的那么分散。这个组坚持以一户一户地叫,大家都撤出来了,可是另一个组21个人都进去了。二是要克服畏难情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既是比较专业的业务,又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事务,需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落实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细心,更要有攻难破坚的勇气。对受威胁群众可能存在的侥幸和厌烦心理,应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只要是真正为群众考虑,最终将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认识上,一是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不确定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不能简单说加强监测预警,就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也不是只要开展了调查,隐患就能全部查清。受工作精度、广度和深度等影响,仍然有众多的地质灾害未被发现;受科学认知程度和地质灾害诱发因素的复杂性所限,已发现的隐患点有可能随时加剧发展导致灾害。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心里一定要有数,就是要勤看、勤跑、加强监测。二是要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我们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部分基层同志会有些担心,担心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要被追究责任,甚至被问责的情况发生。这关键要看防治工作开展的到位与否,凡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灾措施,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将准确的情况向上级报告,这一点国务院有明确规定,徐绍史部长多次强调、要求,各地务必要做到。就是发生了灾害要紧急启动预案,紧急处置,同时要报告。同时,也要看到,许多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自然因素控制,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事件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本职工作到位,不存在被追究责任的问题。宣传要到位,要介绍地质灾害怎么防治,普及知识,共同防御,出了问题,如果尽职尽责了,我们要承认这种自然灾害,但是如果没有尽职尽责,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此问题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努力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行动上,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更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在工作中要做到“三勤”,即脑勤、口勤、腿勤。脑勤,就是勤于思考、想方设法、开拓创新,既要老套套、老办法,也要新思路、新举措;口勤,就是不厌其烦、不怕重复,反复宣传防灾常识,反复强调防灾的重要性;腿勤,就是多跑现场、多跑野外,不辞辛苦、不怕疲劳。在工作部署上统筹全局、超前谋划,工作衔接流畅紧凑、应急准备充分到位、监测布控周密科学。在制度落实上,不断完善群测群防责任制、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汛前排查制度、汛期巡查制度、灾情速报日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利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人、约束人、保护人,定人、定任务、定区域、定目标,使发生的灾险情“查询有详情、落实有根据、处置有依据”。在防治决策上,应考虑防治成本,更应该考虑防治效果,考虑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0-04-13 16:1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四、扎实做好2010年汛期防灾工作  (2010-04-13 16:2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汛期即将来临,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2010年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将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汉、江淮、黄淮、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洪涝;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接近常年,夏季后期到秋季中期为热带气旋影响集中时期。全国23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部已于3月底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在这里,我再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工作:  (2010-04-13 16:27)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一)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10年,部将继续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事业支撑、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五条线”和乡镇国土所的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五到位”建设。“十有县”建设按照计划稳步推进。“五条线”建设重点抓“事业支撑”和“中介服务”两条线建设。在全面掌握部、省、市、县四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加强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各级机构标准,用促达标活动推动事业支撑一条线建设;筹备组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协会,加强地灾甲级资质管理,加强中介服务一条线建设。“五到位”建设重点是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这项工作部里已发文做了部署。计划由部直接组织培训1千人,第三季度省以下培训1万人,并借助中组部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培训乡镇国土所干部和基层群测群防骨干人员10万人。  (2010-04-13 16:31)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二)加强地灾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新的开创性、探索性工作。今年,要在去年县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尽快覆盖全国1640个山地丘陵区县(市、区)。一方面,各地要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加密分析会商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断提高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度。另一方面,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是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很好的窗口和平台,要予以充分利用,通过播放动画、漫画、视频等方式,普及各种避险知识、防灾小窍门和典型事例。  (2010-04-13 16:32)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三)加强重点地区工作。湖北、重庆两省(市)要充分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敏感性,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的要求,做好库水位涨落期间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即将批准的后续规划。汶川地震灾区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要继续努力协调相关部门,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四川、陕西两省要抓紧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有关工作的函》(国土资电发〔2010〕20号),配合省政府就审计署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争取以此为契机,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推动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西南干旱地区要进一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针对干旱可能造成的麻痹大意,加强宣传,早做预案、早作安排,严防由于长期干旱,土壤松散、开裂,雨水下渗,局部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对此已有批示,指出大旱之年更要严防地质灾害发生。  (2010-04-13 16:33)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四)加强黄土地区工作。陕西榆林黄土崩塌事件发生后,部里采取了下发通报、开展调研检查、召开研讨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看,要做好黄土崩塌灾害的防范工作,一是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不留死角,这是基础。二是对排查出的隐患, 可采用削坡减载、排水等简易处理的,及时指导受威胁群众进行处置,不易处置的应优先考虑搬迁避让措施,对确实难以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测、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按照轻重缓急,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三是科学选址,从源头上控制灾害的发生。指导和监督基层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村镇整治,切实加强对于村民宅基地建房的选址管理,最大限度避开黄土崩滑危险地段。对新的建设项目、城市和集镇规划等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四是加大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既要利用血淋淋的教训来教育,又要普及一些简单有效的防灾措施。  (2010-04-13 16:33)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五)加强在建工程防灾工作。重点是要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对建设方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要努力建立以下3项制度。一是公示制度。将已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责任人等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业主单位落实防灾措施的责任感。二是督查制度。严格对照评估报告中明确的防灾措施建议,逐点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问题突出的要求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责令其停工整顿。竭力扭转当前建设工程项目业主“重前期立项,轻后期防治”的局面。三是告知制度。这方面,四川省有很好的经验。要求评估单位将评估意见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建设单位,并要求对方相关人员签收,否则不予备案的法子,效果非常不错。  (2010-04-13 16:34)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六)加强部门联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仅靠国土资源部门是不够的,需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要使“大家齐防灾,防灾为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刚才,相关部门就本部门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出了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指导和协助建设、交通、铁道、水利、电力企业等相关部门,落实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对城镇乡村等人口密集区和江河流域、公路铁道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区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排查,尤其要排查人群聚居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将形成的排查报告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调查,涉及相关部门业务的,要及时通告,共同努力做好地灾防范工作。  (2010-04-13 16:35)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七)加强督查检查。各地要坚持把督促检查作为落实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检查、明查暗访、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提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项防灾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在督促检查中发现的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或违反各项制度的现象进行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行政问责。2010年,各地开展检查时,要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有针对性地对城镇乡村等人口密集区和江河流域、公路铁道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部将于此次会后发出汛期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对辖区内的工作开展大检查,5月派出以部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赴重点省份进行抽查。  (2010-04-13 16:35)    [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务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攻艰克难,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治这场硬仗。  (2010-04-13 16:38)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  同志们,刚才,各相关部委领导就本部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出了要求,讲得很好。汪民副部长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在总结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对2010年汛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落实好会议精神,我再提两点要求:一是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本次会议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向当地人民政府作一次系统的汇报,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研究和再部署;二是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0-04-13 16:39)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