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地灾相对较弱 地质隐患不容忽视浏览次数:525 发布日期:2010-04-1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一线灾情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的地质背景、次生地质灾害状况、灾后重建、中长期地震地质工作等作出全面解析。专家指出,玉树震区虽然地形高差相对小,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但地处高寒冻土地区,冻融期、汛期地质隐患不容忽视。 地质背景—— 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属同一构造应力场,但地震构造单元等级不同,应力释放机制、地形地貌特点不同,前者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 “4·14”玉树地震与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5·12”汶川8.0级地震、1997年玛尼7.9级地震,同是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应力场背景下发生的。“4·14”玉树地震发生在东羌唐块体东北缘与巴颜喀拉块体之间,近东西向玉树—鲜水河断裂带上,为一左行走滑断层。“4·14”玉树地震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应力场下,在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块体之间应力释放造成的。 “4·14”玉树地震与“5·12”汶川地震虽属同一构造应力场,但二者之间有三点不同:一是地震发生所处的构造单元等级不同。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两大构造单元之间,而玉树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块体之间。二是地震应力释放机制不同。汶川地震是向东逆冲型,玉树地震是左行走滑型,前者破坏性更大。三是地形地貌特点不同。汶川地震区地形高差大,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玉树地震区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 震区地质灾害情况—— 结古镇周边可见零星小型崩滑体,未见新的大中型规模滑坡、崩塌及泥石流 根据2005年完成的《玉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报告,玉树县境内地质灾害点56处。其中,泥石流40处、崩塌8处、小型滑坡3处、潜在不稳定斜坡5处。上述灾害点主要分布在玉树县通天河的一级支沟,以及次一级支沟两侧、丘陵斜坡与沟口地带。其中,结古镇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 根据震后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图,经对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初步解译,结古镇至机场公路沿线可见4处小型崩滑体,结古镇周边可见零星小型崩滑体,未见新的大中型规模滑坡、崩塌及泥石流。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将开展震后地质灾害排查,做好震区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检测工作,尽快恢复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检测体系 地质专家强调,目前全球各大构造带处于相对活动时期,青藏高原东缘、北缘其他地区,特别是雅安、康定、盐原、木里等地区须引起关注。专家建议加强青藏高原东缘、北缘的地震监测,对青藏高原东缘、北缘地震易发区居民、学校房屋开展全面检查加固,或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 玉树震区虽然次生地质灾害相对较弱,但地处高寒冻土地区,冻融期、汛期地质隐患仍不容忽视。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表示,下一步要开展震后地质灾害排查,编制地质灾害分布图、震区地质构造图,做好震区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检测工作。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