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驰援 —— 国土资源系统一线工作人员抗震救灾特写浏览次数:534 发布日期:2010-04-23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一线灾情 绿色的帐篷,简易的行军床,翻山越岭不停歇的脚步。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一线,国土资源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秉承科学救灾理念,克服重重困难,为受灾群众安置、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预警、灾后重建安全选址和找水打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给了解他们的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失踪”的专家组 4月18日、19日连续两个晚上,国土资源部专家组住的帐篷里都少了3个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3位研究员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失踪”了。 说他们“失踪”,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为了寻找宏观震中、查清地震破裂带走向,他们连续5天对地震破裂带进行不间断追踪,有两个晚上在野外露营。本报记者见到他们时已经是4月20日。 追踪地震破裂带需要体力、技术,更需要不惧艰险研究精神和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循着破裂带痕迹,他们3人翻山越岭,平均不到100米就要下车测量地面破裂长度和变形情况。在3700米-4100米的山上,他们全是徒步翻越,最高时到达4800米。 “每天吃的米饭都是夹生饭,已经6天没有洗过脚。”张永双向记者描述野外调查研究的辛苦。马寅生研究员已经连续参加过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带调查,这次仍然没有缺席。 终于,他们发现了玉树地震的宏观震中,为玉树灾后重建避让选址、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海拔3900米“眼见为实” 4月20日这一天,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驻地“看家”的人数最少,有一大部分爬上了玉树县城旁边的一座高山。 前一天,有技术人员在这座山上发现了一条宽大的裂缝,并怀疑这条裂缝是巨大滑坡隐患的表象,可能威胁山下县城安全。这一下惊动了驻地的很多工作人员。为了甄别这条裂缝的危害,十几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了海拔3900米高的山顶。 尽管汽车能直接开到山顶,但仍有一段路程需要步行,很多人累得气喘吁吁。 经过1个多小时的查看分析,专家们初步认为,这条裂缝应该属于地表松散层的破裂,下面的基岩还很稳定,而且山脚没有滑坡的“剪出口”,不会产生大型基岩滑坡,对山下县城暂时不能构成重大威胁。 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能在这么高的山上发现裂缝,非常不容易。开始时大家只是听说,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就不能轻易确定它的危害程度,必须眼见为实。” 当然,眼见为实还不够。专家组建议,最好对裂缝进行填埋夯实,以防雨水渗入,引发风化残积层滑动。 医疗保障“姐妹花” 在甘肃省的队伍到达之前,一线国土资源系统的抗震救灾队伍是清一色的男同胞。甘肃省地矿局派出了3人医疗卫生保障小组,有两位女同志,一位叫程群,一位叫余艳萍。 不常在高原生活的人一旦生病,就不是小病。两位“姐妹花”承担着甘肃省47人队伍的健康状况,责任重大。4月19日一到玉树,两姐妹就迅速投入工作,给队员体检,分发药品,并给重病号吸氧打针。 强烈的高原反应照样让她们头痛、呕吐。“这次厅里各方面的生活保障都很到位,我们能坚持得住。”程群告诉本报记者。除了给甘肃本队队员体检,她们还热情地询问其他省份队员的身体状况,给每个帐篷附近喷洒消毒药水。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