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深部地质及编图研究再次证实 浅层地震与地温和岩石性质相关浏览次数:553 发布日期:2010-05-13 分类:学术动态 记者滕艳报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耿树方研究员等通过对汶川地区深部地质研究及编图提出,浅层地震预测须重视地温和岩石物理性质研究,日前,他向记者表示,玉树地震的发生再次证实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汶川地震发生后,耿树方等在汪洋博士后的中国大陆10公里和20公里深度的地温分布图和中国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层厚度分布图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编制了龙门山地区10公里、20公里和30公里深度的地温分布图及龙门山地区岩石有效弹性层厚度图。他们对三张图进行研究后提出,浅层地震预测须重视地温和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据耿树方介绍,从地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玉树地区震源区在10公里的深度区约250°C,20公里的深度区约520°C,震源14公里深度区约320°C。在这样温度条件下,岩石已经具有了塑性特征,也就是有了弹性。因此当有动力作用时,岩层必然出现滑动。 耿树方介绍,从《中侏罗世以来至今全球洋底扩张动力系统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印度洋洋底扩张导致的印度大陆向亚洲大陆的青藏高原挤压,推动了印度板块不断向青藏高原下部挤压碰撞,造成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一个活动区和高地温区。本区又有多条活动断层(即中新生代多条俯冲拼接带的“复活”带),很容易出现阶段性的高热能释放,由此导致地震的发生。其中,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是两个不同的断裂系统,汶川属于龙门山逆冲和右行断裂系统,而玉树属于金沙江俯冲带“复活”的左行活动断裂系统。 “地震区都是高地温区,由于高地温,使岩石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地表,温度低,岩石是“刚性”的,宁折不弯。往地下,随着深度和温度的增加,岩石由“刚性”演变为脆性—韧性—塑性—柔性—直至胶状熔融体(即“软流圈”)。在玉树和汶川震源区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坚硬的岩石已经变得具有了弹性——如同蒸馒头用的发面一样,有了弹性也就是产生了塑性和柔性,当有‘力’的推动时,很容易使其移动。这就是在地球内部热能(温度)的作用下使地壳的岩石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为‘地壳岩层移动’提供了内部条件。”耿树方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龙门山深部地区饱和的热能遇到了地壳脆弱的活动断裂带(束)、得以使巨量的热能在瞬间转换成为强大的动能释放到地壳表层的结果;而玉树地震则是深部热能高度饱和沿原金沙江俯冲带“复活”的断裂带高热能释放的结果。” 耿树方同时以3月24日西藏聂荣县5.7级地震、4月9日河北省唐山市4.1级地震证实了三张图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这些地震点与汶川、玉树地震一样,都毫无例外地发生在3张图的预测边界线地带。从地温图上看,唐山地区也是在高热能区,20公里深度区约450℃,10公里深度区约230℃。1976年的唐山地震已经过去34年,因此4月9日的地震不是它的余震,而是30多年来地下热能积蓄到一定程度释放的,是大陆内部软流圈热能转换为动能的结果,不是太平洋板块本身的动力导致的。 耿树方表示,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三张图的正确性和准确度,也凸显了浅层地震预测需要重视地温和岩石性质研究的重要性。“应用地下一定深度(如10公里~30公里)的地温资料和岩石有效弹性层厚度资料与区域地质特征、尤其是与新构造运动和活动断裂构造研究密切结合,可以作为浅层(30公里之内)地震预测预报的新方法之一。”耿树方明确提出。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