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担心到安心 漳州市地灾危险点村民迁建纪实

浏览次数:516  发布日期:2010-05-2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往日深居高山危房夜不能寐,如今入住花园新村喜笑颜开。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峨嵋村的真实写照。像峨嵋村这样移迁新居、彻底告别地质灾害威胁的,漳州市还有很多: 龙海市程溪镇地灾集中安置点,安置4个村838户2984人; 云霄县下河乡地灾集中安置点,安置3个地灾点196户817人; 和平乡东方村地灾安置点,安置村民171户503人…… “自2005年以来,漳州市已有5562户22636人远离危险,住上新房。”漳州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长林永厂自豪地说。据他介绍,2010年,漳州市还将组织29处地灾点的724户3034人搬迁,同时完成对12个省级地质灾害挂牌督办点的治理,这一民心工程,将惠及更多群众。 漳州市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从2005年开始,漳州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分别成立地灾点迁建领导小组,实行政府一把手亲自抓,驻村干部具体抓落实的迁建机制,市包县、县包乡镇,开展地质灾害点的迁建工作。 迁建工作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缺乏。受灾群众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经济条件差,政府的资助也有限;其次是选址难度大,新居的选址必须符合“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少占耕地、有利于和谐新村建设、有利于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可选地块不多。 为了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漳州市国土资源局多次召开会议,按照福建省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及旧宅基地复垦的有关要求,明确搬迁任务,制定搬迁工作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复查,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搬迁点,组织地质专家对新建安置点进行选址评估,要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协助县、乡镇政府,组织搬迁。对难以治理或治理费用大于搬迁费用的居民点实行整体搬迁,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异地安置点的规划选址,切实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 为了减轻受灾村民的经济负担,漳州市采取国土资源部门地灾搬迁补助、民政部门救灾补助、部门规费减免和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途径筹措迁建资金。长泰县陈巷镇九洋地灾点,县财政和上级有关部门共拨款300多万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村,并做好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云霄县安置点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均由县财政负担。龙海市政府出资500多万元用于征地、测量、勘察、设计和三通一平。 地质灾害危险点的搬迁、重建,选址是首要工作。漳州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了异地搬迁和原村就地迁建两种方式。 龙海市程溪镇和山、叶仑、东天尾地灾点按照“全村整体迁移、异地集中建设、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政府提供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群众自主建设”的办法,异地迁建至镇政府旁边的安置点。云霄县基本上采用全村异地迁建安置方式。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粗坑、东马村实行就近集中建房安置,平和县、长泰县个别地灾点也采用这种方式安置重建。 长泰县九洋地灾点的村民安置到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旁新建的三元新村,已入住新村的村民杨裕强说:“搬迁前,一到雨天,我们就睡不好觉,担心房子会倒塌。而且交通不便、吃水也困难,农田90%是烂泥田,产量很低。现在政府把我们安置到这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没有地灾的威胁,可以睡上安稳觉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建设美好新三星。”这是三星村村民自发在新居墙上喷刷的标语;平和县南胜镇旧糖厂安置点村民还在自家大门口贴上“灾过福来安驻新家,感谢上级规划重建”的对联。漳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林焕华告诉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将继续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让更多的人远离危险,安居乐业!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