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隐患威胁苏州轨道交通建设 苏州工勘院给出应对良方浏览次数:492 发布日期:2010-06-22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记者成铁军报道,日前江苏省地勘局苏州工勘院提交的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和3、4号线工程建设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显示,地面沉降和存在软土、砂土的特殊类岩土层,是苏州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最主要的地质隐患。 据了解,拟建的苏州轨交工程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区,尽管总体上拟建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但由于存在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层,仍然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十分重要。承接任务后,苏州工勘院项目组充分研究分析工作区地质资料,查明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论证了评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受控因素。项目组指出,地面沉降和存在软土、砂土的特殊类岩土地层是苏州轨道交通建设中有可能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最大的路段达到800~1000毫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而全路段特殊类岩土即软土、砂土较为发育且起伏不定也是轨交建设中的不利因素,易引发涌砂、涌水及地面变形和地面不均匀沉降等。 对此,苏州工勘院提出了多条应对举措。必须加强工程地质勘查,查清软土、砂土的分布位置和厚度埋深,为工程设计和土建施工提供可靠地质依据,尤其是对20米以浅的饱和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由于盾构机穿越砂土和软土层时,工程性能的较大差异使得掘进扰动引起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的速率不一致,要预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避免隧道产生纵向变形;盾构机掘进和站点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和降排水措施;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工程建设中及建成后,限制强排水开挖基坑或大量抽取地下水,防止涌砂涌水及软土地质灾害发生;在隧道中设置水准监测点,观察发现各种形变以及时应对;对软土站点及隧道进行基础处理。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