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遇资源环境困扰 地质工作须先行介入提供科技支撑浏览次数:593 发布日期:2010-06-28 分类:专业领域/城市地质 记者高慧丽报道,日前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地质工作应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需求,先行介入并主动为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地质专业服务,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规划》指出,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其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给进一步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自然环境的重大变化,尤其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如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不均匀沉降加剧,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海水入侵日趋严重,洪涝灾害逐年增加等。资料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面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区内1/3范围内累计沉降已超200毫米,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中心区,江苏省的苏、锡、常,浙江省嘉兴为代表的沉降中心区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已达2.63米、1.8米、0.82米。地面沉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海平面上升。据上海台风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长江三角洲海平面将上升至40至50厘米。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导致海水倒灌、农田受淹,形成土地的盐渍化。大范围地面沉降还引发地裂缝灾害,主要发育在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据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软土地层也是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加大地质灾害隐患。2008年11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发生的重大坍塌事故,直接原因就是地铁建在流砂、软土地层上。目前,南京、苏州在建的轨道交通也同样面临在软土层中施工的挑战。 要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地面沉降与地裂缝问题、沿江沿海地质环境问题、水资源安全与应急地下水源地的建设问题等更需要给予特别关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切实防治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这需要地质工作结合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需求,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的地质工作,继续深入研究该地区的重大地质问题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动提供地学信息服务,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地质专业技术支撑。 目前,作为试点的上海市城市地质调查已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地质调查已全面铺开,相信在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将为长三角地区地质环境撑起一把保护伞。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