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新征程 共话新突破 ——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小组讨论侧记

浏览次数:80  发布日期:2011-01-18  分类:综合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小组讨论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地质调查队伍及中国地调局局属单位、局机关的代表踊跃发言,就12年地质大调查经验教训谈体会,就部领导重要讲话谈理解,就如何开展“十二五”工作谈看法,对地质调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精彩的发言、闪光的观点层出不穷。规范是出高质量成果的基石    “我国缺少水工环地质调查技术规范。要保证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保证地调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有效应用,应尽快完善水工环地调规范。”湖北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徐贵来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共鸣。    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接过话题:“是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使得整个大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污染指标都发生改变,目前水工环地质调查或没有规范,或已有规范不适应现实调查需求,应该修订或重新制定。”     “规矩、规范是大地调出高质量成果的基石。汪民副部长报告中明确,今后要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力度,区调工作量将大幅增加,要出高质量成果。这就迫切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做保证。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修订、完善技术规范,并将部门规定上升为国家或行业规范。”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姜玉池建议。    地调局总工程师室主任严光生作出回应:“地调局已对规范的制定作出总体考虑,希望大家对急需建立和修订的规范提出要求和建议,从而使制定的规范更科学、严谨、适用。随着对规范标准研究制定投入的加大,这些问题一定会解决的。”公益性队伍建设不能只是口号    “十二五”,我国将加快地调队伍建设,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    黑龙江省地调院总工程师陈行时说,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14年前提出的“精兵、精细、现代化”要具体化。要实现“精兵”,人员规模和构成应达到什么标准?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有什么样的先进设备?现在都没有具体规定。他建议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公益性地调单位的职能、规模和建设要求等,推进公益性队伍建设。    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马彦说,长期以来,地环总站的建设都比较薄弱。地调局开展的省级公益性队伍建设能力评估,对他们的建设起到了很大促进,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    西安地调中心主任李文渊表示,未来全国47个整装勘查区,有17个在西北,人才缺乏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加强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培养,已是当务之急。    安徽地调院院长彭智表示,地质工作经费增多,项目也多了。但地质人才仍显不足。目前,培养一个项目负责人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此外,地调院的项目多了,激励机制可否灵活一点,以便调动找矿人才的积极性。    南京地调中心党委书记黄海表示,要实现“358”宏伟目标,加强公益性队伍建设是重要一环。不管是从承担项目的能力上,还是从地质人才的数量上,都急需上个新台阶。公益性服务不能“守株待兔”    此前担任地调局基础部主任,刚刚履新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任的庄育勋,多年来一直与基础地质调查打交道,最明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家长里短,评价、建议也更加切中肯綮。他说,公益性地质工作要继续转变观念、思路,加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守株待兔”。庄育勋认为,公益性地质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在地质资料、地质信息等方面有很多重要成果,经济建设、社会公众都非常需要。但是,这种服务不是坐在那里等着服务对象上门,还要更积极地主动公开信息、资料。    “现在我们打算公开出版1?誜25万区域地质图件,这是一大突破,对于全社会迅速掌握所需信息非常重要。”他还建议,每年都要及时与国家有关部委、大的公司企业坐下来谈谈,主动问问别人有什么需求,“公益性成果怎么体现公益,那就是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新机制探索要回到实践中去    成都地调中心主任丁俊说,12年大地调取得的成果缓解了国家的资源瓶颈,保留了一支真正的地质找矿队伍,摸索了一套在新形势下对地质工作有效的管理办法,完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12年大地调我们认识到地质工作必须有前瞻性、引导性、示范性。地质工作,从长远来讲,要向真正健全的市场经济过渡,在地质行业里建设一种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做好自己本职,按要求完成工作。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说,新机制探索要回到实践中去。就整装勘查而言,如何能让一个整装区内的矿业权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云南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云南,一个整装区内,一般有五六十个矿业权,如果一次性做完,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在一个整装区内,找出一个技术牵头大队,依靠全省专家,制定整装勘查的技术方案,征求整装区内矿业权人的意见,做好设计工作,然后再落实到某个矿区,以找出矿为目的,成熟一个片区做一个片区,成熟一个项目做一个项目。在探索过程中,要抓质量,以科学的技术管理为指导,重塑新格局。基金衔接不能“闲”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潘仲芳对地质找矿新机制中的“基金衔接”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说,“基金衔接”中的“衔”,不能成为悠闲的“闲”。要强调项目的优先部署,要在立项指南和立项进度上加快进程,不能让队伍和力量闲在那里,长时间等待项目落实。“基金衔接”中的“接”,更要体现在“不与市场争权,不与矿企争利”上。   潘仲芳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基金项目关于权益分配的政策和立项指南,充分考虑项目承担单位的利益分配问题,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二是基金项目要尽早与大调查项目进行衔接。在立项论证过程中,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应参与把关,以避免工作量、人力和物力的重复现象,确保找矿效果。三是确保资金的到位。四是保证矿业权到位。要通过清理、整合、设置矿业权,营造良好的矿业开发秩序,这是吸引社会资金和确保找矿大突破的关键。    关于“基金衔接”,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党委书记黄宏伟也表示出极大关注。“基金”究竟投到哪里、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进行思考和具体化。具体到矿调的矿产远景区,应该是既有化探、填图等地表调查,又有适当的钻探验证控制,有了资源远景希望,商业性勘查才会跟进。此外,矿调还要考虑如何通过“基金衔接”,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进行对接,达到共同推进找矿的目的。水工环要为民生安全服务    水环地调中心党委书记甘行平在讨论会上提到,随着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水工环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应该加强。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蔡向民说:“徐绍史部长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在计划安排上,在项目选择上,切实落实好这个战略目标,就更好了。”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曹志忠认为,目前地质环境工作相对于地质找矿工作而言是偏弱的。地质环境工作要更注重基础工作,他建议从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质环境问题摸底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姜玉池说, 2010年我国发生几起重大灾害事件,国土资源系统快速反应,为抢灾救灾作了很大贡献。这其中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成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西南五省区抗旱找水打井为例,以往大比例尺的1?誜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在寻找水源地和确定井位过程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得找水效率、准确度明显提高。这一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制定水工环基础地质工作中长期规划时,应考虑得更长远,要更贴近国家、社会需求。 简化项目管理好    汪民副部长在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加强项目管理等措施,提高地质调查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会代表拍手叫好。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院长薛斌义在小组讨论时表示,地质工作有其自己的规律,必须有一个工作过程才能有所进展,但现在的管理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点,而是要求定期提交一些成果汇报报告,并且存在多头汇报的现状——年初立项、年中检查、年末汇报都是如此。与会代表认为,这不但有违地质工作规律,也让做ppt、写报告等分散了项目组、特别是项目负责人的精力。大家都希望,能通过提高地质调查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切实给地质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潜心研究找矿的环境,让他们能真正把精力放在找矿上,让项目负责人有时间琢磨怎么组织地质找矿攻关,而不是因为不同版本的报告忙得团团转。 地调成果要尽快实现转化    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对于矿产富集区百姓来说,是喜是忧?    陕西省地调院院长王双明说,如果基础地质不能做到可为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全程指导的程度,那么就是忧。    王双明说,陕西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单纯从煤炭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陕西优势得天独厚。但如果将采煤的环境成本也算进来,可就没那么乐观了。因为采煤不但需要大量的水,还可能导致崩塌等地质灾害,甚至出现破坏水源,整个区域无水可用的局面。就算当地百姓因此获得了一笔看似不少的赔偿,但和世世代代被缺水问题所困扰相比,这点赔偿微不足道。因此,王双明等与会代表认为,如何实现汪民副部长在报告中提出的将基础地质做得越来宽厚,成果不仅要服务于地质矿产的勘查开发,还要为地质环境的持续发展服务,要将成果服务的目标尽量拓宽,将国土认知水平深化到可以实现在保护中利用资源的程度,确实做到为寻找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是公益性地质队伍接下来应该思考的问题。    矿产资源所副所长王宗起认为,找矿突破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基础研究支撑。这就需要找矿科研单位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些成果要能为地质调查应用服务,着重于找矿基础和技术应用,科研单位要成为应用单位的找矿技术支撑。    贵州省地调院院长代传固认为,新技术新工艺应及时推广,实现成果转化,使难选冶、难利用的呆矿资源“活”起来,另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部署,应该考虑到技术工艺水平提升后,以前可能算不上资源的就变成了资源,对这部分资源要及时进行资源调查。基础地质工作要注重理论研究    天津地调中心党委书记傅秉锋指出,以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加强理论研究作为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两个支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和地质单元都比较复杂,开展大比例尺区调,如果千篇一律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填图,是行不通的。他强调,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做好理论研究应先行一步。力争在“358”行动中 “3”里的前一两年能够解决基础地质调查的先行研究问题、理论研究问题,从而为“5”和“8”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表示,要围绕落实新机制、实现“358”的宏伟目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科技引领和科技支撑紧密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瞄准当今地质工作前沿重大问题组织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围绕当前地质找矿和资源环境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特别要围绕19个成矿区带和47个整装勘查区,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联合攻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和重要的成矿区带,在深部探测研究、环境地质研究方面、装备研究方面下功夫;全面开展“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推进建设野外科研观测站。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基层攻关、方法研究、学科发展、推广运用、自我发展六方面的能力。调动一线地质队员积极性    汪民副部长所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成为代表们热议的对象。山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李德胜对报告中“管理搭台,业务唱戏”的提法印象深刻。他认为,要充分调动一线地质工作者积极性,“电脑跟前找不出矿,也管不好矿,还得一线职工去跑。因此要考虑如何给予一线职工充分的信任”。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常务副院长杨明银表示,对找矿项目负责人,也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奖励。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此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每年通过具体的评审和考核,确立奖励基金的发放范围和对象以及发放比列,以此调动专家型、领军型人才的找矿积极性。    已经72岁的吉林大学地调院总工程师马志红,应该是这次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年纪最大的老地质人之一。谈起“358”,他最关心三件事:一是科技水平必须跟上,没有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突破,光靠老一套技术很难实现;二是必须创新思维,让懂技术、综合能力强的负责人多承担项目;三是建立质量体系和诚信体系,没有这一条,地质工作搞不好。新机制“落地”需要有配套政策    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胡时友认为,新机制的提出,一是解决了分工问题,明确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做什么,基金做什么,商业性地质工作做什么。二是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三是解决了实现“358”目标的方式方法问题和途径问题。新机制要“落地”,还需要解决很多相关配套政策问题。这就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市场导向,保护好地勘队伍、矿业权人、投资人等各方面的权益。“358”找矿目标是一个阶段目标,最终目标是解决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问题。要更进一步强调发挥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因为现阶段的找矿突破更多的是向深部进军、向西部进军,各种方法技术要综合配套应用,既要有地质找矿理论的突破,也要有各种方法技术手段的突破。要强调多学科多兵种联合作战,才能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常务副院长杨明银表示,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是调动地勘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具体行动。而地勘单位如何通过“知识、技术、管理”三要素参与效益分配,需要具体细则来促进落实。在公益性勘查开发项目中,地勘单位究竟该占多少股份呢?现在的状况是,一到地方有些政策执行就走样,地勘单位的权益很少被考虑到,地勘单位对找矿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这对“358”的实施很不利。水工环也需要新模式推动    地质找矿新机制“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引起大家的热议。    袁道先院士谦虚地说自己是水文地质的老兵,很高兴看到,在12年大地调中,水工环在红层找水、抗旱打井、城市和农业地质等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他认为20字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仅是针对矿产而言,水工环地质也应该有自己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否则工作就推动不好做不好。他提出了水工环地质的12字模式“中央引领、地方配套、共同推进”。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石建勇则对此进行了补充:“中央引领、地方配套、公益主导、持续部署、动态监测、快速应对。”    袁道先院士同时表示,水工环地质的新模式需要长效机制,需要后期不间断地管理维护和持续监测,否则前期的投入和成绩就容易灭失。比如抗旱打井的几千个钻孔和井口,当时起了重要作用,但如果地方政府不进行持续维护和管理,几年后钻孔就会堵塞,“报废了,很可惜啊”!    (此文由本报记者田雪莲、李伟锋、刘振国、王少勇、于德福、高慧丽、滕艳、张亚莉、张金萍、盛迎超、郑雪蕾、赵玲玲、刘静文、李晓健、刘斐集体采写,图片为祁冬摄。)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