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 地灾防治·抗旱找水·践行承诺浏览次数:484 发布日期:2011-01-1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业务领域宽、工作链条长、急难险重任务多。2010年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可以概括为:保障民生,在地灾防治第一线创先争优;服务群众,在抗旱找水打井现场创先争优;建设队伍,在忙而不乱、团结协作中创先争优。面对“高强度、高难度、高风险”的任务,攻坚克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防治地灾走在前 2010年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成功预报避免人员伤亡最多的一年,全国共成功预报1163起,避免人员伤亡95689人。我们按照部党组“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的要求,创新组织形式,发动地方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地灾排查;突出预防,专家数千人次驻守重点区域;强化应急,70多次派出应急工作组,4次启动一级应急响应,10余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未出现地质灾害二次灾害伤人事件。 在“高强度、高难度、高风险”的地灾防治工作中,全体党员干部均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应对。很多同志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乘车时险些被崩塌的石头砸毁,现场调查时险些被滑坡、泥石流掩埋,或乘坐的直升飞机险些坠机等风险。 执行地质灾害应急任务时,我们经常是连夜出发赶赴机场,驱车十几个小时赶到现场,冒着次生灾害危险开展调查,指导协调抢险救灾。2010年汛期以来,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没有休过一个周末,更没有休过年假。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他陪同部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地质环境司其他领导在前线应急的时候,他经常一人在司里支撑全司日常运转,参加各类会议和文字把关等很大的工作量。他夜里带班一直坚持住在办公室,遇有灾情发生,经常夜里忙着灾情核实、信息报送,第二天也不能休息,还要继续完成手头上原有的工作。在汛期最紧张的几个月里,他带领几个年轻同志夜以继日地写材料改稿子,每天从手上出去的材料有十几个。 地灾应急条件极为艰苦,在汛期应急值班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没床可以睡觉,晚上不睡第二天也不用休息,都会主动上班。夏天夜间和周末办公室都没有空调,大家都是边干边擦汗。带着真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动协调,克服困难,抗旱找水走在前 面临西南地区严重的旱情,我们按照部党组部署,当晚即组织有关单位忙碌了一个通宵:了解需求、部署队伍、制定方案。短短几天时间内组织上百家单位,调集上万人员、上千台钻机、上百套先进物探设备、上千辆车,在旱情最严重的滇、黔、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旱找水打井。经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钻孔2703眼,成井2348眼,累计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天,不仅解决了520万人的饮水问题,也保障了这些地区长远的用水安全。 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中,地质环境司陶庆法副司长连续三个月在云南、贵州、广西前线协调指导工作,保证了抗旱打井找水任务的圆满完成,随后又投入到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紧张工作中。其间,他的妹妹病危处在弥留之际,他一直忙于紧张的工作,在他最后赶回家乡的路途中,早年失去父母双亲、视长兄为父的小妹已离开了人世。 抗旱打井工作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表扬,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群众的感谢,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极大地彰显了国土资源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忙而不乱,团结协作,构建地质环境工作新格局,一流队伍建设走在前 2010年也是地质环境司顺势而为,构建地质环境工作新格局的关键一年。 我们以代拟《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参与起草《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域治理与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全面总结、系统谋划,积极构建地灾防治四大体系。以出台《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玉树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舟曲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为载体,全面推进地质环境保护基础建设。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为手段,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科学发展助力。 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前方全力应对极重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倾力抗旱找水打井的同时,后方靠“白加黑”、“5加2”完成的。同志们已经习惯了在急难险阻的环境中工作,艰难险重也练就了党员干部的特殊本领和过硬作风,形成了密切协作、相互“补台”的工作制度,养成了平时积累资料、梳理思路,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工作规律。即使在平时细碎的工作中,每个同志都能够自觉地用“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忘我地践行承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党建工作走在前 地质环境司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除完成“规定动作”外,党建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日常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到一起,用最艰巨的任务促进党建工作。全司干部在西南抗旱打井找水、玉树地震抢险救灾和地灾防治的每次应急工作中,把灾害应急现场、找水打井工地作为党建学习的“野外大讲堂”,真正做到了党建工作常态化、持续化。 创先争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这句话,在地质环境司很多同志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其中,综合处兼地质灾害防治处处长熊自力在甘肃舟曲的工作经历,正是党支部全体成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忘我工作的一个缩影。2010年8月8日凌晨,熊自力接到泥石流灾害的消息后,立即赶到单位,接受了带领专家组火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的任务。为了尽快赶到灾区,他们绕道四川,自8日上午10时从北京飞赴九寨沟,然后驱车十几个小时,昼夜兼程,冒着山路崎岖、周边到处都是塌方和小型滑坡的危险,于9日凌晨3时到达舟曲。在舟曲工作期间,他与专家组另外2名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承担了三眼峪、罗家峪两条发灾泥石流沟的应急调查任务。在此后3天时间里,他带领其他应急队员深入泥石流沟物源区,不顾两侧山体仍有崩塌的危险,每天在野外工作七八个小时;晚上回到驻地后,又继续整理调查资料,会商、分析灾害发生原因,制定下一步防灾方案。8月11日晚,舟曲县城附近南峪沟再次暴发山洪泥石流。由于他们及时制定了“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紧急预案”,果断撤离了危险区内群众,成功避免了灾害再次造成人员伤亡。 回顾2010年的创先争优活动,地质环境司全体党员干部都可以问心无愧:我们承诺了!我们投入了!我们做到了!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