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深谷竞灵奇 —— 甘肃永靖炳灵丹霞地貌地质公园走笔浏览次数:554 发布日期:2011-01-1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新闻 “九曲黄河十八弯,造就了壮美的山川;形似双剑的姊妹峰哟,诉说着千年的情缘……” 听着悠扬的曲子,踏着美妙的节拍,走进甘肃永靖炳灵石林,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这里千峰林立、万壑争奇的石林景观令你赞叹不已,这里峰峰成形、岩岩成景的丹霞地貌让你流连忘返。 炳灵石林,因我国著名的炳灵寺石窟而得名,位于永靖县刘家峡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石林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83米。炳灵石林千峰壁立,万壑耸崎,数百条支沟纵横交错,曲折蜿蜒,酷似人体的血管脉络,又像地图上的分界线条,与形态各异的石峰共同组成了奇异的石林世界。(一) 沿万佛谷拾阶而上,群峰林立,钟灵毓秀,奇石怪岩琳琅满目,“文成进藏”首先映入眼帘。30多座大小山峰前簇后拥,雍容华贵的文成公主昂首阔步面向吐蕃,前有华盖开道,后有庞大随行列队,气势恢弘,形象地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时的壮观场面。这组石柱峰林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地层产状近水平,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共轭节理。早期接近水面,水流沿节理面切割,形成峁状小丘;后期随地壳不断上升,河流下切,风蚀作用加剧,逐渐形成独立石柱,最终构成奇特的峰林地质地貌景观。 黄河自青藏高原一路蜿蜒东来,到了河州地面的小积石山一带,一步迈过青藏高原的门槛,进入黄土高原。相传大禹从这里开始导河(《尚书·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在积石山、永靖等地,代代相传着禹王治理黄河的故事,在这里也形成了独特的一景,即“夏禹王峰”,至今峡壁上凿关的痕迹仍依稀可见。与“夏禹王峰”遥遥相对的是“神驼北望”。这组景观由大小迥异的4座山峰组成,前面是骆驼的头,中部是驼峰,后面是两座大山,轮廓清晰,形象逼真。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力大无比的神驼、神龟前来相助,后化为山峰,永镇此地,河水就再也没有泛滥成灾过。(二) 穿谷前行,一种被隔绝时空、在大自然神奇造化面前自叹渺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象形的角度出发,把山景与世间万物的造型联系起来,总能找到审美和智力游戏的愉悦。 “佛陀讲经”,造型以早白垩纪红色地层为载体,经长期风剥雨蚀形成众多独立的浑圆形山丘,状如罗汉菩萨,恰似佛祖释迦牟尼盘坐中央,众佛与僧伽围坐四周,听佛祖讲经说法;“女娲补天”,女娲在众山峰中亭亭玉立、脱颖而出。她炼五色石补天,斩断鳖足支撑四极,各路神将前来相助,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百姓得以安居;“九龙和融”,整座崖壁大气磅礴、层峦叠嶂,似数条巨龙腾飞之状。相传夏禹王成功疏导治理了这里的九条天河,使这九条龙再也不敢兴风作浪,被称作“九龙和融”。“九龙和融”与“夏禹王峰”遥相辉映,禹王把守龙首,永保和融;“布达拉山”,状如布达拉宫,位于万佛谷最上部,是石林中最为壮观的山峰,为一断层断面赤壁,经风蚀天然雕琢而成;“千佛幽谷”,为一蜿蜒幽谷,是早白垩纪红色砾石、砂岩和杂色泥岩构成的赤壁丹崖。洞穴密布赤壁,状如石佛群,仿佛每个洞穴中就有一尊佛;“飞天赤壁”,为一正断层面赤壁,其上布满浮雕式风化蚀刻象形。画面变化万千,神奇莫测,飘飘逸逸,如梦似幻,犹如“仙女飞天”、“彩云追月”,浑然一幅飞天赤壁画……43个景点,把3公里长的万佛谷装扮得气势恢宏、灵秀俊奇。黄土色为基调略带红色的炳灵石林,体现了黄土高原的悲壮刚毅的风骨和粗犷挺拔的气势。 登上石林群峰之巅,俯视远眺,30平方公里的石林天然雕成。从近处看,有的像玲珑的宝塔,有的像巍峨的宫殿,有的如堆叠的书笈,有的似怒吼的雄狮,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或作扬眉之状或为鞠躬之态。一座座山峰造型独特,千姿百态,小则如昆虫、鸟兽,大则如历史人物、建筑物象,都让这石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三)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这样描述炳灵石林:“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唐代僧人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说:“群峰竟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映岩,丹青饰岫,自非造化神功,何因绮丽若此……”唐人张鷟奉使河州,在《游仙窟》一书中说:“深谷地带,凿穿崖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岗峦之势。烟霞仔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唐代名将李靖于贞观年间游览石林后,题写“天下第一奇观”。 究竟是沟谷的深邃塑造了石林的奇特形象,还是石林的奇特形象映衬了沟谷的深邃,或者是二者相辅相成的缘故,使石林如迷宫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现代地理学家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炳灵石林地质结构是白垩纪紫红色细沙岩组成的丹霞地貌,距今约1.2亿年~1.44亿年。它的形成,“是地质构造内动力作用和风化剥蚀外营力作用长期塑造的结果。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垂直节理发育、风化破坏、剥蚀搬运三个阶段”。在长期的内外力作用下,节理密集的地区,一些“岩核”和“岩髓”便脱颖而出,拔地而起,成为孤峰突兀、峥嵘非凡的石峰、石柱。如 “姊妹峰”、“宝塔山”等。在节理稀疏的地带,岩石破坏并不十分强烈,保存下来的是方山或城堡一样的巨型岩块。如夏禹王峰、布达拉宫等。难怪有人这样说:“如果把炳灵寺石窟比作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的话,那么炳灵石林就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 “滔滔黄河入炳灵,灵山幽谷水冰清。”行走在炳灵石林的沟沟岔岔中间,在一片极静的氛围当中,时空仿佛被隔绝,在大自然神奇造化面前,只有自叹渺小。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