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一线的“地调空军” —— 记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应急救灾调查团队

浏览次数:525  发布日期:2011-01-28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这是一个特殊的小组,每当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时,在救灾一线,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是一个坚强的团队,从外业飞行到内业解译出图,从团队领导到每位成员,大家各司其职,不畏艰辛,以自我牺牲精神为救灾工作提供保障。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即使在最危险的地方,他们也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灾后救援、灾情调查和灾后重建提供及时、科学、直观的调查资料。 他们被称为救灾一线的“地调空军”,他们就是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应急救灾调查团队。 2010年,在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这支团队先后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国务院应急办、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33个部门提供图件43批次82份,数据量达10.16GB。 他们用一次次的实际行动和突出成绩,展示了团队的优秀作风和精良的技术能力,也为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活动做出了表率。 快速响应:灾后最短时间获取高精度影像图 时间回溯到2010年6月28日。14时许,贵州关岭因持续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航遥中心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协调运十二飞机1架,调集数字航空摄影系统1套,连夜从广西南宁前往贵州安顺机场,次日冒雨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6月29日,内业技术人员从美国订购到分辨率达0.61米的灾前卫星遥感数据,连夜制作完成关岭县岗乌镇卫星遥感影像图和岗乌镇大寨村灾前卫星遥感数据图,为前方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基础影像资料。 6月30日15时许,持续数日的大雨渐停。前线运十二飞机抓住时机迅速起飞,直奔岗乌镇大寨村上空,展开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工作。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共获取灾区8条测线、504张数字航片,影像分辨率高达0.1米,面积达32平方公里。 7月1日起,内业技术组加班加点,通过对灾区数字航空影像数据的处理和解译,取得了滑坡区初步成果,制作出灾害区解译图、灾害区地形变化图、灾区地形剖面图等,并及时将成果上报前方应急救援指挥部。 截至7月5日,航遥中心共报送成果专报11份、图件19张、成果数据2.95GB,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只是这支团队在应急救灾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在最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影像图,是遥感在地灾应急救援方面最重要的作用。”采访中,这句话被航遥中心遥感部主任郭大海强调了多次。 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山区。那里往往交通、通信条件较差,基础地理图件相对匮乏,因此,在第一时间掌握受灾区域地形地貌、人居分布等情况,对开展应急救援至关重要。 快!快!快! 灾害发生后,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一系列高标准动作,考验着团队领导的应变、判断、协调、组织能力;对整个团队的配合协作和成员个人的业务素质来说,也是一次严格的检阅,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闪失。优秀的团队应能做到自上而下、从外业飞行到内业解译出图的无缝对接,从而保证整个链条的流畅。 航遥中心遥感应急救灾调查团队,就是承担这一重任的队伍。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地震以来,航遥中心探索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遥感应急调查机制,从各业务处室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应急调查小组,从应急响应等级划分、工作协调到灾前资料收集整理、灾后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快速处理、灾情解译与评估、图像制作与数据成果的传输和应用等多个技术环节,均设专人负责,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2010年几次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航遥中心遥感应急调查机制一次次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也使团队成员养成“灾情就是命令”、“灾害发生后迅速到位”、“无需再留准备时间”的习惯。 落实遥感应急调查机制,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出色地完成本环节任务,并能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对航遥中心遥感应急救灾团队而言,已成一项铁律。 技术支撑:打造星—空—地一体化的遥感部队 在遥感部动态监测机房,一块15平方米的大屏幕分外醒目,这就是2010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国土资源遥感动态监测平台。只需轻点鼠标和键盘,高分辨率影像及调查监测成果就会在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 记者首先看到的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利用遥感部于2008年5月15日获取的震后第一批高清晰航空遥感彩色影像制作的三维仿真系统。一个呈条带状分布的地震受灾区域,南达都江堰,北经汶川至茂县,沿途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河流堵塞以及滑坡崩塌体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当时,这条都汶线影像数据的处理耗时近二十个小时,而随着这两年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一过程已缩减至三到五个小时。 但在航遥中心的专家看来,技术进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灾后尽快获取灾前、灾后两期数据,是应急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卫星遥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通常是在灾害发生后与各大卫星公司联系,购买过境卫星获取的影像图,但数据分辨率以及当地气象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均不能自行控制。由于这些卫星多来自国外尤其是美国,因此即便购买到质量符合要求的卫星遥感影像图,最快也要两天时间。 提高应急调查的时效性,变被动为主动,航遥中心主任王平和他的团队思路很清晰——自2011年起,着力建设应急救灾技术体系。第一项就是建立全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本底数据库。有了这样的数据库,即可将灾前的地理信息、孕灾背景及其他相关参数、参量解译出来,为应急救援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这项工作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 在技术方法层面,当前,航遥中心的航空遥感技术实力排在全国前列,但低空无人机遥感手段还比较弱。因此,要使技术方法上一个台阶,就要在现有航空遥感能力基础上,提升低空无人机手段的水平。包括增加无人机配备,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速度,加强无人机影像数据解译、成果上报等相关能力的建设,最终实现星—空—地一体化,既有航空遥感团队,又有卫星遥感和低空无人机团队。目前,无人机项目作为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的行业基金项目,已获批准立项。 团队建设:“速”“质”兼顾背后的默默付出 采访遥感部应急救灾团队时,他们刚刚结束中心组织的集中教育研讨会,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一次的主题则是创先争优和廉政建设。 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研讨,是航遥中心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集体责任感的重要手段。航遥中心党委书记王殿琦曾对航遥精神作了这样的概括:“具有高远博大的志向,艰苦奋斗的作风,创新图强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航遥中心自成立至今已有54年历史,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和发展,使责任感、使命感早已融入每位航遥人的血脉,继而转化为一种本能。 航遥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灾大难发生后,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影像支撑,即使在最危险的地方,队员也毫不犹豫地顶上去。因为“灾情就是命令”、“救人是第一要紧的事”。 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总参某部第一时间获取到灾后航空影像图。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灾害解译成果上报国务院前方总指挥部,遥感部办公室主任郑雄伟连夜飞往总参某部所在地陕西西安,等待数据处理。一等就是一宿。第二天凌晨5时,数据处理出来了,郑雄伟又马不停蹄地进行数据优化整合,同时传输给北京和前方总指挥部。 那一晚,航遥中心整栋楼同样灯火通明,内业工作人员通宵为解译灾前数据而忙碌。他们熬红了双眼,只为一个信念:尽快做好这些准备工作,等灾后数据一到,有了受灾前后两期数据,就能在最短时间内上报受灾情况。 “速”“质”兼顾的背后,是整个团队默默的付出。队员们告诉记者,支撑他们这样做的,是源于对国家、人民和遥感事业的热爱。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遥感应急调查工作注定任重而道远。王平告诉记者,今后还将继续增强团队应急调查的时效性和主动性,空域协调、数据获取等能力也都有待加强。我们相信,在历经考验后,这支优秀的团队将更加成熟,必将在应急救灾调查工作中承担起更加艰巨的使命。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