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防治, 应以防灾减灾为重点浏览次数:522 发布日期:2011-01-28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很难认清和掌握,但只要下工夫认真研究,是可以大体了解的。地质工作者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卫士,应以监视地质环境发展动态,预测、通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减灾、避灾和治理灾害措施,采取力所能及的工程处理,避免、延缓或治理地质灾害为己任。基于此,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加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重视基础地质调查。加强专业地质调查和填图队伍建设,更新原来1:20万地质图,加快1:5万地质调查填图研究,其中须划分出山体稳定性分级,尤其对地震带和曾发生地震的地区。 加强扩大地质环境研究专业队伍。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长远规划和五年计划;筛选重要地带建立监测网点;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酌情进行工程治理:如在年降水量适合地区植树造林,稳固表层;修筑疏导工程、防护工程、拦截工程等;实施必要的搬迁避让;建立、巩固群测群防机制。对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选址,须经过地质稳定性和防灾系数论证,以免重犯因考虑不周再次受灾的错误。 加强地质体与地质灾害关系研究。探讨各种地质灾害的蕴蓄、发生、发展、演化规律;逐步制定、完善对长期、中期、近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判别参考(标准),与专业队伍一起为国家防治地灾提供科学依据。 加大投资力度。争取经过若干年,把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从现在的以救灾为重点逐步转移到以防灾减灾为重点的轨道上来。 此外,多方面努力,防灾减灾—— 在地质调查方面。以往的基础地质调查,大多以地质找矿为中心。新开展的地质调查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拓宽服务领域,兼顾矿产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等,综合运用对地观测、遥感、航测、地面物探、化探、钻孔等手段进行立体地质填图。在灾害地质方面,应勾勒出各种地质体的坚固性分级、稳定性分级、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等,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对慢性地质灾害,如对沙漠化的改造,可以考虑遵循生物与水的关系规律,采用常规改造和利用地下浅层黏土、亚黏土覆盖沙漠并举,从而减少沙漠面积。 对急性地质灾害。震后房屋重建,绝不能建在地震断层线上。由于泥石流具有流动性,可像大禹治水一样,对于物质来源少的小型泥石流,可采用拦截工程;对于物质来源多的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疏导可能是较好的办法。关于滑坡,应该首先找到可能的滑动面(往往流水面、柔性面形成滑动面)。对于可能发生的小型滑坡,可采取锚固与防滑墙相配合的方法,固定可能的滑动。对于大型滑坡,能分解的可分解成小型后促滑;不能分解的,只能避让。城镇、乡村、工程、工业、交通,都要避开地质灾害能波及的地方。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